程正:設計了“中國第一車”
文.王新國
紅旗轎車被譽為“中國第一車”。在長春一汽,一提起紅旗轎車,人們總將中國著名車身設計專家、第一輛紅旗轎車設計師程正的名字掛在嘴邊。
蘇聯專家說:這樣的人才為什么不給一汽?
1928年6月3日,程正出生在天津一個大宅院里,他的父母都是早年在日本勤工儉學的留學生,父親程克畢業于早稻田大學,母親徐靜儀畢業于神戶商業女子高等學院。父親還參加過辛亥革命,曾與孫中山一同出生入死。程正上有6個姐姐下有一個弟弟,雖然他是家中盼來的長子。但父母一點也不嬌寵他。
父親喜書好畫,每天在案上揮毫潑墨。那時候,程正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父親的書房,最喜歡的玩具就是畫筆。
1936年,程克被國民政府任命為天津市市長,然而6個月后,他卻因心臟病發作撒手人世。那一年,程正才8歲。
程正的大姐夫是研究莎土比亞的學者,除文學外,對音樂和繪畫也很有造詣。受他的影響,程正在小學畢業那會兒,又對音樂和油畫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母親看他整天圍著油畫魂不守舍的樣子,就為他買來了油彩、畫筆和畫布,從此他就陶醉在了油畫的世界。
畫筆伴著程正從小學走上了中學,又從中學走上了大學。1947年在報考大學時,他曾躊躇滿志地一心想報考藝術院校,可是當時中國正處在黎明前的黑暗,學藝術的根本找不到飯碗,為了生計,他棄藝從工,報考了燕京大學(北京大學的前身)機械系。
緊張的學習使程正無暇顧及他所喜歡的油畫,但機械制圖卻滿足了他對畫畫的渴望。就在這個時候,他喜歡上了畫汽車,每當看到自己畫的一輛輛汽車在圖紙上奔馳,他就會怦然心動。
1952年9月,程正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在一機部汽車局。程正喜歡畫汽車,可真的與汽車打上了交道,他卻感到自己原來對汽車還很陌生。于是,他用了3年的業余時間,系統地自修了汽車設計的十幾門專業課程。
1953年,經弟弟介紹,程正結識了一位畢業于天津津沽大學經濟系的女朋友。一年后,他們在北京筑起了愛巢。兩年后,他們的兒子程方呱呱墜地。
1956年,汽車局在北京舉辦了一汽產品換型匯報會,會上有兩幅汽車效果圖。引起了當時在一汽工作的蘇聯設計專家費斯塔和沖壓專家卡切特可夫的注意。他們找到汽車局領導“質問”:“這樣的人才為什么不給一汽?”然而,兩年之后,程正卻意外地來到了一汽。
工人師傅說:別看他白白凈凈,干起活來卻很拼命
1958年初,在“三門”(家門、校門、機關門)干部下基層勞動鍛煉的熱潮中,程正選擇了正在創業的長春一汽。2月3日,他在妻子送別的目光中,只身登上了北去的列車。
3天后,他被分配到沖壓車間,在1250噸大壓床前當了一名沖壓工,專門生產汽車底盤的大型沖壓件(每件重17.5公斤)。程正每天的定額是1100件,就是說,他一天要搬動1100次17.5公斤重的零件。他的手脖子腫了,胳膊和雙腿酸了,身子也打晃了,但為了“脫胎換骨”,他硬咬著牙挺了過來。3個月后,他一天竟能完成1600件,超定額500件。“別看他白白凈凈,干起活來卻很拼命。”工人師傅也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這一年的6月30日下午5點,剛下班的程正還沒換下工作服,就接到了廠里讓他立即跑步到設計處報到的通知。原來,全廠要組織一次試制中國第一輛紅旗牌高級轎車的會戰,郭力副廠長一下子就想到了曾被蘇聯專家推薦過的程正。
早就對車型設計一往情深的程正,此時完全投入到了轎車設計的興奮與自信之中,往日參考國外汽車畫的大量的轎車造型圖,一一地在他的腦海里浮現出來,它們都很漂亮,但不是我們自己的。他就是要設計出體現出我們自己的民族特色的轎車來。經過嚴格的評審,程正的設計方案幸運地被選中了。這就是中國第一輛紅旗轎車的造型:它不是英國車,也不是美國車,它是我們自己的車。
經過難忘的33晝夜的奮戰,1958年8月3日下午一點,中國第一輛紅旗牌高級轎車終于開出了裝配車間。
195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周年的時候,紅旗轎車被中央定為獻禮產品,于是,十輛紅旗轎車進京參加了“十年大慶”。1960年在日內瓦汽車展覽會上,一位意大利的著名設計師在評價中國的紅旗轎車時說:“紅旗的造型是東方藝術與汽車工業技術結合的典范。”
夫妻十年分居,自愧丈夫做得不稱職
自打程正來到一汽后,他就與妻子過上了聚少離多的兩地生活。這期間,他與妻子只能靠鴻雁傳書來交流感情、傾訴衷腸。
1960年,當他們的寶貝女兒程平出生時,程正卻因忙于設計而不能趕回北京照顧妻子,一邊操持家務、帶孩子,一邊上班工作,家里的一切全落在了妻子的肩上。
1961年,妻子帶著一雙兒女,終于從北京來到了丈夫的身邊,她被調到了長春市煤礦管理局。正當一家人沉浸在大團圓的幸福時刻,東北的寒冷氣候卻給他們的生活投下了陰影。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妻子的風濕性關節炎先是反覆發作,繼而又發展為風濕性心臟病,最后不得不長期臥床休息。
妻子與程正在長春生活了三年,可她患病臥床就長達一年半。1964年,妻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把自己調回了天津老家。為了減輕妻子的負擔,程正把8歲的兒子留在了身邊。
1968年6月9日,對程正來說是一個黑色的日子,一群造反派突然抄了他的家,并以有海外關系(姐姐和弟弟均定居國外)為由,把他關進了“牛棚”。
9個多月后,程正被從“牛棚”中放了出來,他設計紅旗轎車的資格卻被剝奪了,取而代之的是下放車間勞動改造。
長達8年的勞動改造,程正接觸了與汽車有關的所有工程(從板金工、油漆工到電鍍工,他都做過),先后完成了40多項技術革新。
1975年,他與妻子分居已長達十年,他意識到這是自己作為丈夫的失職。再也不能這樣一根繩上拴著兩只螞蚱了,于是在惋惜與惆悵之余,程正與妻子無奈而友好地分了手。
程正和妻子都是有責任感的人,分手之前他們就商定好了“上不影響老人、下不影響子女”的“離婚協議”,所以他們分手后,對孩子沒有一絲的影響,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還和以前一樣分居生活。與妻子分手后,程正仍按著以前的慣例,每月把101元的工資(交會費一元)一分兩半,一半寄給她們娘倆,一半留給自己和兒子。
兒子中學畢業后,當了4年鍋爐工,1978年考上了吉林大學,后又被深圳教育學院招聘到了深圳,現在加拿大工作。
割不斷的親情他能割舍,不能割舍的只有工作之樂
1979年3月,程正終于迎來了他生命中的第二個春天,他一踏進那間闊別十年的辦公室,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紅旗轎車的全新造型設計之中。
積勞成疾,1978年程正患上了心臟病,在此后的十多年里,他曾因心臟病發作昏死過3次。
程正的大姐和三姐在英國,二姐和弟弟在美國,他們曾多次希望他能去國外定居,但每次他都婉言回絕了。在加拿大的兒子非常惦念老父親,他盼著能與父親共享天倫之樂,但程正就是不答應。
去年,女兒從洛杉磯回來看望父親,看到父親穿著帶補丁的褲子和襪子、騎自行車上班、過清貧的生活,她既感到驚訝又有些心酸,她多么希望父親能跟她回美國啊,可父親的執拗又讓她無能為力。在與父親的一番傾情長談后,特別是看到父親每天都能享受到工作的快樂,女兒終于理解了父親。
程正的三姐有家產、無子女,丈夫去世后,她希望弟弟能來英國繼承遺產。1999年7月,她在去世的一周前還在電話中對弟弟說:“你就真的不能來我這兒嗎?”但程正還是沒有改變自己的初衷。
程正是1990年退休的,兩年后,他又被反聘到原崗位,每月工資才100元,后來增加到300元。有人跟他開玩笑,說他還不如一個更夫,可程正卻不以為然,他尋求的是工作的樂趣。
1999年9月,在舊金山的弟弟到北京辦事,抽空來哥哥家住了一宿。弟弟知道哥的秉性,也非常理解哥哥,可哥哥的身體仍讓他非常擔憂。這也是程正心里最沒底的事,他不愿意想,也不知道一旦發病、身邊沒有一個人的后果會怎樣。臨別前,弟弟囑咐他:“一定要早些把遺囑寫好。”程正一邊點頭一邊告訴弟弟:“我早就把家的門鑰匙交給了樓下的鄰居。”
寫完了中國第一車《汽車造型》專著
程正對槐樹的花香情有獨鍾,他給自己的書房取了一個浪漫的名字--槐香書屋。
這里,寫字臺是兒子以前自己動手做的,書架也是兒子用過的,小書桌是當年在北京結婚時請零工用廢舊雜木拼成的,但是,每當置身在這簡潔、明亮的書屋,程正的心里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激動。這是他的圣地。
程正曾參加了從1958年第一輛紅旗轎車到1995年紅旗轎車改型的造型設計,車身設計的經驗和體會,常常在他的心中翻滾,于是一部22萬字的《汽車造型》在他的書屋里誕生了,這是他在退休后僅用4個月的時間完成的。此書由吉林科技出版社出版后,被吉林工業大學選定為教材,這是中國第一本全面闡述汽車造型的專著,為此程正榮幸地被吉林工業大學聘為兼職教授。
有人說程正是一個汽車迷,其實,真正讓程正發燒的是音樂、繪畫、文學和攝影。他會拉大提琴,曾是廠職工樂隊的活躍份子。他酷愛畫畫,有時間就手不離畫筆。他喜歡攝影,去英國探望姐姐時,他每天背著照相機走街串巷捕捉那美妙的瞬間。他迷戀音樂,一天不聽音樂,就會感到渾身不舒服。為了學英文和哲學,他愛看英文的原著,前幾年還翻譯了一本《愛因斯坦論著選》。
程正的書架里,除了圖書、畫冊、CD、VCD外,還有一冊他所設計的一輛輛紅旗轎車的圖片集,談起這些車型,他如數家珍。幾十年歷經磨難,他對汽車的癡情始終都不曾改變。
摘自《今日名流》200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