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我對文學的未來充滿希望
文.風云
|
王蒙在冰心百年誕辰會上朗誦。中新社賈國榮 攝 |
記者:王蒙先生,目前的通俗文學與嚴肅文學關系的新變化,已經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不知你對此有何看法?
王蒙:當前我們國家正處在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發展,也是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在這樣一個時期,文化與文學中也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與西方文化思潮同時引進的大量通俗文化,對我們國家文化的沖擊和影響是相當大的。文學中市場價值與精神價值的沖突,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的沖突都是前所未有的。許多西方的見解被迅速引進之后,被一些自以為高明的人望文生義,肢解歪曲,并得以迅速流行,成了潮流。隨著大量新思潮的引進,在拓展視野的同時,我們也丟失了許多還需要維系的東西。在許多場合出現世風日下、道德淪喪、官僚腐敗等不良現象。這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與思考。在這種情況下,怎樣才能建立起我們自己穩定的價值體系,怎樣才能在文化追求中維持一種新的文化平衡,是我們應當努力去做的。
通俗文化應該有,而嚴肅文化更不能沒有,通俗與高雅并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對立,你死我活的關系,而是可以流動,可以共存的。我曾經做過許多嘗試,努力把小說寫得有味。到現在我慢慢悟出一個道理;高雅文學與通俗文學的區別與矛盾在于,通俗文學是有一定的套路的。你要把作品寫得深刻,思想向上,又想要更多的人喜歡你的作品,那就得弄清通俗文學的基本要求,從內容、情節兩個方面下功夫,你只要掌握這個套子,就能夠讓讀者喜歡。為什么有些作家的作品沒有多少人看,就是因為他們抱著一種屬于兩極思維的觀念:“寧可沒人看,我也決不寫通俗文學!蹦悴徽莆漳莻套路,就寫不出受歡迎的作品,這是我個人的體會。另外,要寫通俗的作品就得付出代價,比如我寫《暗殺》,也付出了代價。但我覺得并沒有失去我個人的文學品位和追求。當然,這部作品怎樣,還應該由讀者去評價。
記者:你認為現在文學作品中還需要人道主義嗎?
王蒙:人道主義永遠是需要的。我認為,無論是社會還是作家的對人道主義的理解和所做的工作都遠遠不夠。所以,對人的尊重、關心,人們之間的相互幫助與友愛,這些都是作家,也是社會和人類永遠需要提倡的。就我個人來說,人道主義在我的作品中會得到反映,我相信你會看到這一點。
記者:關于目前文壇上比較活躍的作家們,你能談談嗎?我隨便指出幾位,譬如:陸文夫、張賢亮、張承志,還有王朔、蘇童那一批青年作家。
王蒙:我只能就個人的印象談談。陸文夫的短篇小說是很有趣味的,也很有蘊含,有意味。他的大多數作品風格不溫不火,不急于表達自己的思想。而張賢亮的作品要比前者厚重得多。特別是他那些經歷的描寫,心靈的挖掘,人性力量的展示,已經到了一種很高的境界。至于張承志,他是個嚴肅的,用心靈寫作的作家,我比較喜歡他的作品。對他的種種見解我無法說清哪種更好,我對外國記者曾說過,張承志是一個風格獨特的作家。王朔的作品其實不光是調侃,他也有他較深的內在意義,也有深刻性。只不過這種深刻性,往往隱藏在嘻笑調侃的背后。這也說明我對他的肯定。至于蘇童,我覺得他文筆優雅,感情細膩,感覺相當細致,情節描寫非常老道。還有他們那一批很多青年作家都很有才氣。寫得很有技巧,具有非常好的形式感和文體感。但我覺得蘇童的激情過重了一些。在這里強調一下:我對這些年輕作家們充滿信心與希望,他們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但都有個性,有自己的東西。他們還在成長,還在發展,他們的生活經驗,對社會的觀察,對生命的體驗,對歷史的認識程度都在加深。我相信他們中大多數會更成熟,寫得更好。再說一遍,我對他們充滿了希望。對文學的未來充滿希望。
記者:您的《紅樓夢》論文集曾被稱為“紅學”界的一顆新星,請問您現在還寫嗎?
王蒙:我寫紅樓夢論文集只是我個人對古典文學的特殊理解,活學活用。我一直是《紅樓夢》的熱心讀者。至今沒有讀完,準備繼續讀下去。《紅樓夢》是中國民族傳統古典文學的一部巨著,我感覺古人和今人有些相通之處,這是個有趣的話題。當時只花了幾個月。不會再寫,也許以后會寫別的研究論文。
記者:今年諾貝爾文學獎我曾聽說過今年要獎給亞洲作家,而且有人說您很有希望,請問您為什么不申請?
王蒙:沒想過,也不知道這個消息。不過聽到你這段話,很受鼓舞,而且我個人認為,這個獎與我個人沒有什么關系,我想我們國家的地位提高了,我們的文化地位也會提高。當前,中國當代文學還處在逐漸被世界了解和接受的過程中。在國外,有許多人對中國當代文學和當代文化問題感興趣,這是我首先感受到的。如在亞洲,已有以中國當代文學為研究方向的機構和碩士博士點。中國文學正日益地擴大它在世界中的聲音與影響。但真正在其它國家受歡迎暢銷的作品較少。這其中也有文化隔膜,思維差別以及翻譯的問題;旧霞兾膶W進入歐洲美國的書市較少。文化交流是相互的,但我們是輸進多,輸出少。我相信新時期文學的成就,它的未來十分光明,正在成長中,某些方面正與世界文學接軌。另外我說過多少次了,不是王蒙,也不是XX,不管姓王、還是姓張、姓趙,整體文學水平上去了,自然會有希望獲獎,如果他能用他的才華、人格、作品征服世界,征服那些獎,包括諾貝爾。重要的是中國文學質量上去了,比什么獎都好。何況諾貝爾文學獎也不是判斷一個民族國家文學的唯一水準。如果我獲了獎,一定會第一個把這個喜訊告訴你們。
記者:西方人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作品太沉重、痛苦,沒有幽默感,您怎么認為?
王蒙:我的看法相反,認為中國人很有幽默感,而且歷史淵源要比西方深遠。比如近代林語堂的作品,還有錢鍾書的《圍城》,楊絳的《洗澡》等;莊子的古代哲學著作你看了嗎?那才是大幽默。你能說一個有五千年歷史的民族沒有幽默感嗎?如果都按西方人的標準,可以得出中國不僅沒有幽默,還可以得出沒有愛情、沒有歡樂、沒有語法、沒有邏輯、沒有知識分子、沒有詩人,甚至這種標準本身就是可疑的。所以我不想多評價。從古到今中國人這么多,這么苦,這么困難,而且這么擠,如果再沒有幽默感,那就要鬧事了。西方可以舉出許多類似的例子。我個人認為中國人是有很多很多幽默的。
記者:您認為自己的作品哪一部最滿意,銷路如何?
王蒙:沒有哪一部最滿意,最滿意的是幾十年來的人生經歷,這才是最寶貴的。至于作品銷路,自己認為還可以的《堅硬的稀粥》印數最多。最少的是短篇小說集和一些評論集,只有四千冊!都t樓夢》評論集也賣得不錯,要出第三版,我的作品從來就沒有滯銷或者暢銷,介乎中間吧?
摘自《中華工商時報》200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