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設計 誓建一所“不倒的學校”
新北川中學如何設計建造,吸引著海內外僑胞、港澳臺同胞及社會各界的目光。項目設計啟動后,香港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哈佛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海內外頂尖設計團隊紛紛提交設計方案。
然而,對于設計、施工、監理單位的選擇,中國僑聯始終秉承認真、嚴謹、公開、透明的原則,最終經過12次專家集體論證,確定北川中學的建設藍圖。
“我們希望這個建筑一旦建成,就能成為經得起時間檢驗的設計,百年不朽。北川中學是用華僑華人的捐款建成的,對這些資金的使用,分分角角都要有交待。”中國僑聯副主席董中原說。
由于規劃設計方案既要符合國家關于中小學建設的有關標準、符合抗震的烈度,又要具有當地民族特色、反映北川中學師生的意愿。設計方多次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考察等形式,赴災區了解北川中學師生對未來學校的構想和需求。調查發現,“安全牢固”幾乎是所有學生對新學校的第一期待。
“孩子們的心愿也是我們的心愿,我們的設計理念之一,就是要建一所‘不倒’的學校。”劉奇斬釘截鐵地說。
新北川中學內的建筑普遍為3至4層。為了確保建筑安全、牢固,施工人員在樁基施工過程中,每隔1.8米就要打下一根8米高的樁,累計打樁2000多根,每單位立方米消耗鋼筋60至65公斤。
“可以說,北川中學部分校舍的樁基比樓還高,像古樹生根一樣將樓體緊緊抓住。”劉奇說,從2009年底北川中學災后重建工程主體結構封頂至今,校園建筑沉降率幾乎為零。“樓體的堅固毋庸置疑。”
在關鍵的工程結構上不惜成本,在預算支出上卻“精打細算”。為了“少花錢,多辦事”,援建各方一方面在建筑材料的認質定價上嚴格把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設計技巧,將一些多余的邊角廢料“二次利用”。
此外,中國僑聯副主席喬衛表示,北川中學的重建工程是“交鑰匙工程”,這就意味著這次建設的費用,不僅僅是學校建筑費用,還包括設備的購置和安裝等。目前學校的硬件設施已達到較高水平,并建立了校園無線網絡。
“北川中學的建設資金全部來自于捐贈,我們必須珍惜捐贈人的愛心。”喬衛說,援建北川中學是一個陽光工程,愿意接受社會各方面的監督。
參與互動(0) | 【編輯:楊麗】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