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萬眾矚目的國家大劇院拉開了試演出的序幕,對于首批來觀看紅色經典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兩千多觀眾來說,則是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中秋佳節。當晚,國家大劇院工程設計者、建設者和原址搬遷居民因為對于大劇院的建設有貢獻而先睹為快,早在開演之前的一個多小時,觀眾們就開始陸續入場,看著昔日熟悉的場景變成了輝煌的國家大劇院,他們紛紛拿起相機記錄下這一值得自豪的歷史時刻。
當皎潔明亮的月光透過一池碧水穿透國家大劇院的玻璃時,兩千多觀眾正享受著一個藝術慶典之夜的到來。走進國家大劇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側的展覽,左手邊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覽;右手邊則是以圖片長廊的形式,介紹了從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劇場到16世紀莎士比亞時期的環球劇院。如今,中國人也可以驕傲地說:“我們也有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大劇院!”
周邊居民:我們的付出值得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58周年和黨的十七大即將勝利召開之際,國家大劇院首場試演是以慰問作為主題的,大劇院的建設者、來京務工人員和曾在這里居住的搬遷居民們,都和國家大劇院的建設休戚相關。曾經在東絨線胡同居住的史大媽今年已經80多歲了,昨晚她的兒媳帶她來到大劇院看戲,她激動地說:“我真沒想到大劇院會給我送票,心情特別激動,中午高興得都睡不著覺。”她還指著國家大劇院前面的一棵銀杏樹說:“你看,這棵樹原來就在我們院門口,現在還在這呢!建國家大劇院是國家的一件大事,我們的付出值得!”
曾經在國家大劇院施工了四年的劉師傅,是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的項目經理,他激動地說:“這是我平生第一次走進劇場看演出,在這四年多時間里,施工挺辛苦的,但今天看到這么漂亮的大劇院也有我們付出的血汗,能有一個這么好的勞動成果,我感覺也挺自豪的!”
昨晚最忙碌的還有國家大劇院的設計者安德魯,他從下午就開始興奮地給記者們介紹大劇院的設計,一直到開演之前還從一樓走到三樓高處的觀眾席,并不時地和助手比比劃劃,檢驗調整各處的一些細節。他說:“在明朗的月光下,看到一個和周圍建筑融為一體的水上國家大劇院,與繁星點點的夜空、古老而現代的北京、還有觀眾相呼應,這一切都是我為之努力實現的。”
《紅色娘子軍》成首場演出
昨晚國家大劇院的首場演出是來自中央芭蕾舞團的《紅色娘子軍》,這部經典劇目此番在大劇院的上演動用了大劇院專用的芭蕾舞臺,這塊芭蕾專用臺平時儲藏于歌劇院后舞臺下方9米深處,舞臺進深有34米之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舞臺。對于舞者而言,一般的演出舞臺太堅硬,芭蕾舞者更是容易受傷。而國家大劇院內芭蕾專用舞臺的特殊材質及結構大大增強了地板的彈性,這有助于減輕舞者的疲勞,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由于地板硬度所導致的肌肉緊張而引起的拉傷。更重要的是,這一專用舞臺是一整塊完整臺面,避免了普通升降舞臺接口處的縫隙,讓舞者在舞臺的任何位置都能體會到同樣的腳感和同樣的彈性,并且更加保證了舞者的安全與演出的完美進行。
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的現場演奏更是為本場演出增色不少,這也有賴于歌劇院的完美設計。通過建筑師和聲學專家的創新設計,歌劇院墻面上的弧形金屬網使得劇場做到了建筑聲學和劇場美學的完美結合。舞臺設備的先進性必然伴隨著極其復雜的舞臺操控系統,本次試演出的另一目的也是對國家大劇院機電系統、舞臺機械系統、安全保障系統以及有關場地的運行組織服務等各項工作的測試和演練,希望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年底開幕的國際演出季做好鋪墊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