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四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在成都舉行,從央視《百家講壇》中走出的明星學者易中天受邀于昨晚舉行了一場以中華文化為主題的講座。現場他不但妙論先秦諸子,更談到《百家講壇》,“那就是一個不三不四、非驢非馬的欄目。”
易中天表示,最近他和很多從《百家講壇》走出的專家學者屢屢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百家講壇》究竟是評書講壇還是學術論壇?”但在他看來,《百家講壇》的意義并不在這兩個簡單的定義之中。“如果說《百家講壇》單單是評書講座的話,那么就應該請像著名評書大師單田芳這樣的人來主講,但據我所知單田芳不會登上《百家講壇》;而如果單單是一個學術論壇,那么這個節目就根本不應該播出,因為學術討論只要交出學術成果就行。《百家講壇》其實就是一個不三不四、非驢非馬的欄目,但它卻具有特別的意義。”
易中天認為,央視《百家講壇》其實是一個實現三方對接的平臺,即傳統與現代、學者與大眾以及學術與傳媒的對接。“據我所知,聽我講座的觀眾從8歲到88歲不等,為何他們會滿意我的評說?其實不是沖我來的,是現在的大眾想要通過我了解中華文化,而《百家講壇》就正好搭建起了一個讓文化普及化的渠道。”
另外,易中天在講座上也不忘提及自己的好友———另一位《百家講壇》的明星學者于丹。除了大贊于丹外,他還與大家分享了兩人在先前參與上海書展一次對話活動的趣聞。據易中天透露,當天于丹被現場一年輕人要求談談孔子的情與愛,“當時在場的人都在轟笑,而我卻很嚴肅的告訴大家,孔子的情愛并非現在大家所理解的通俗情愛,而是指親情與仁愛。”雖然問題有點荒唐,不過易中天認為,大家提出的各種奇怪問題,表現了一種當代人對中華文化的興趣。”(趙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