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重慶衛視《第一次心動》選手、評委齊“鬧場”被廣電總局下令整改,到深圳衛視《超級情感對對碰》中芙蓉姐姐“千嬌百媚”讓觀眾作嘔的“表演”被廣電總局叫停……近日廣東電視臺公共頻道的整容真人秀節目《美麗新約》,又因播出畫面過于血腥,甚至涉及某些挑戰道德底線的內容,也被廣電總局緊急叫停。
熒屏上日益增多的“垃圾”真人秀節目,除了讓廣電總局痛下“殺手”外,觀眾也自發在網絡上紛紛“揭發”有惡俗之風的電視節目,并發起投票評選“最惡心的節目”,目前“榜上有名”的有重慶臺的《今夜不設防》、吉林臺的《超級樂8點》等。
真人秀之整形節目
惡俗表現:血腥恐怖
真人秀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在選秀逐漸使觀眾產生“審美疲勞”后,又一個新型的、更有“科技”含量的升級版選秀產生了———整容真人秀節目。近日被廣電總局叫停的《美麗新約》就是這樣一檔女性整容真人秀節目,它將參與選手的整容過程通過直播全部呈現給觀眾。據悉,在6月17日至23日的直播周中,《美麗新約》對于參加節目的14位選手進行了整容手術的全過程直播,盡管在重要部位打上了馬賽克,但是熒屏上出現的肥胖或下垂的女性肢體、手術床上白花花的肉體、皮與肉分離的血涌瞬間以及隆胸、隆下巴、隆鼻、大小腿臀部抽脂、腰腹部吸脂等整容手術的畫面,引起了觀眾的抗議。節目組在播出不到兩天時間,就接到了觀眾的投訴電話,觀眾對節目中播出選手在手術室中的暴露鏡頭和手術過程的血腥鏡頭表示抗議。網友紛紛在貼吧留言,稱應該“感謝”該節目:“讓我深夜還睡不著覺,一閉眼就是恐怖的場景。不過還是要謝謝這個節目,它打消了我想去整容的念頭,省了一大筆開銷。”
類似這種女性真人秀整容節目,目前在國內還有不少。其實,這類節目在國外本來就頗受爭議,美國的三大“整容真人秀”節目《改頭換面》、《我想要張明星臉》和《天鵝》,都曾受到當地觀眾的抗議。內地觀眾直言,這類節目在國外都有不少抗議聲,并不值得去克隆。但對于執迷于“收視率神話”的內地電視人來說,收視率是他們唯一關注的對象,為了追求這唯一的目標,他們不斷挑戰著自己和觀眾的道德底線。
的確,整容節目能夠滿足觀眾心理上一時的獵奇,但是我們的電視人如果一味地把時間浪費在克隆這些國外的爭議節目,而放棄原創有著地域特色的優秀電視節目,這豈非本末倒置?
真人秀之法制節目
惡俗表現:惡性造假
如今的熒屏,居然連一貫嚴肅的法制節目,也忍不住來了一把真人秀,而這種所謂的真人秀,除了讓觀眾感到“恐怖”、“虛假”之外,所起到的法律宣傳作用微乎其微。今年年初,遼寧的一檔法制節目用情景再現的方式,模擬播出案犯如何使用暴力殺人的兇殘場面,引起社會各界的譴責,該節目后來被迫“關門打烊”。這種真人秀除了讓人害怕,又能讓觀眾收獲些什么良性信息呢?
不久前,天津電視臺開設號稱全國第一檔法制類真人秀節目《我是當事人》,也在網上遭到觀眾惡評。節目主要營造一個真實的事件現場,鎖定一位完全不知情的當事人,在一番“驚嚇”過后,節目組會請出特邀的法律顧問,根據事件中所涉及的法律問題等進行分析,并告訴大家一些應采取的法律手段。
在某期節目中,節目組用虛假招聘信息,騙來了一位貧困山區的女孩,將其拐賣給一個侏儒做老婆,以提高外出打工女孩的警惕性。而這也再次把真人秀節目推到了激烈爭論的話題前,當觀眾紛紛指責節目為了一味地追求高收視率,把不知情的當事人推向陷阱,進行精神、肉體上的摧殘是否有違人性時,節目組制片方卻公然辯解,小女孩其實是演員,熟悉整個拍攝流程,并表示節目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夠引起觀眾興趣,達到宣傳法制的目的。一位觀眾在看了該節目的另一期工作人員偽裝成“搶劫犯”在公車上“突擊”不知情的乘客后,直言這樣的節目格調太低下,導向有問題,“節目的宗旨是讓觀眾學會如何避免意外、預防上當,觀眾‘受益’看到了節目組的騙局,但這樣的節目有什么教育意義,電視作為公眾媒體,本應以誠信為本,居然利用欺騙的手段制作出這樣的節目,真讓人寒心。”
真人秀之訪談節目
惡俗表現:挖人隱私
在廣電總局下令《美麗新約》停播的同時,也對一些侵犯個人隱私的節目和活動作出明令禁止它們制作、播出,真人秀盛行的另一大原因,就是在節目中能夠提供給觀眾一種窺視他人生活的快感。
在一些選秀節目中,如《快樂男聲》、《我型我秀》等,節目24小時跟拍選手的生活,展現積極向上的一面,讓觀眾感受到青春的朝氣,也從一定程度上吸引了觀眾的注意。但也有一些節目劍走偏鋒,把一些離奇的社會故事搬上公眾媒體,以他人的隱私來取悅觀眾,以迎合低俗的公眾興趣來刺激收視率。
隨著社會節奏的日益加快,現代人的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多,于是當一些心理訪談節目逐漸走紅的時候,大批的同類型節目也應運而生。這類節目也采取了真人秀這個時髦的形式,真人現場講述自己的故事,而這些故事無外乎是婚外戀、第三者……有觀眾直言,其實看這些節目就是為了刺激,但是看多了就會覺得,怎么覺得社會上盡是這些陰暗的事情呀?而節目中匆匆而過的心理專家的專業建議,聽過也就聽過了,平時說起節目來,還是以里面的故事為主。
打著“心理輔導”旗號的眾訪談節目,結果卻變成了火車上流行的緋聞艷情。不少專家都呼吁,媒體不能一味迎合觀眾的獵奇心理,本該通過電視傳遞給廣大觀眾的心理按摩,不但沒有為現代人舒緩壓力創造渠道,反而為某些人窺視隱私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為了追求收視率,媒體在選擇話題時,往往忽略了大眾,而刻意選取一些“猛料”,塑造出一個看似畸形的現代社會,把心理訪談過分娛樂化。因此,不少專家呼吁,情感訪談類節目,應當讓觀眾們感覺到通過電視的介入,所給予當事人的尊重和力量,最終目的是要激發起人們對生活、對情感的美好感覺。
真人秀之選秀節目
惡俗表現:惡性炒作
真人秀這股風潮從歐美刮來,占據內地熒屏已有數年,內地的電視人經過不斷探索、試驗,也做出了不少優秀的電視節目,豐富了國內的熒屏。特別是近兩三年來的選秀大潮,更是把真人秀在內地的人氣哄抬上去不少。不過,看多了喧囂不止的選秀,觀眾從剛開始的歡欣雀躍全民造星、感慨著“老百姓也是大明星”的興奮中,也逐漸開始清醒過來。慢慢地,他們突然發覺,選秀這個童話已經逐漸變成了炒作大會。
近來,最讓人難以忍受的一幕就上演在重慶衛視的《第一次心動》中,一名選手居然在直播期間,公然下跪向評委柯以敏索要禮物,稱要送給一個重要的人,當柯以敏把男友送的戒指給該選手后,他居然再次對著楊二車娜姆下跪,說自己如何崇拜她,喜歡她。而之后“劇情”再次峰回路轉,莫名其妙沒了男友戒指的柯以敏在密室提問中,向該選手發問,讓他在自己和楊二中選一個當女友,結果該選手放棄了自己崇拜的楊二,選擇了柯以敏,理由是“楊二笨,柯老師年輕”。最終,深感莫名、自尊受挫的柯以敏居然在直播節目中大哭起來,活活上演了一出選手、評委的互動鬧劇。
雖然,事后重慶衛視再三發聲明表示,這并非節目組刻意安排的炒作,并直言該選手原本就患有精神病,但還是引起網友對于節目的不滿,有人甚至直言,“一場選秀比賽,就這樣被一位智商不算高的選手給攪了,真的可以算是中國選秀史上第一鬧劇。回過頭想想,還不都是炒作惹的禍。如果不是節目組為了博收視率,選手會有機會爆炒自己嗎?為了出名而不擇手段,導致心靈扭曲,甚至癲狂、變態,風靡中國熒屏的選秀熱,是該降降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