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倫敦十月二十二日電 題:重壓之下,一顆慈悲心
——訪華人導(dǎo)演李安
記者 李鵬
面對媒體采訪,李安不忌諱談他的各種“壓力”。
選擇張愛玲小說,有恐懼;拍《色·戒》床戲,有掙扎;影片發(fā)行,票房上有擔心;自己名氣大了,有顧慮;作為華語片的領(lǐng)軍人物,有責(zé)任……
二十二日,李安在倫敦下榻賓館接受記者采訪時感慨:“我覺得壓力很大,如果有一天因為社會的壓力,身體覺得不是很健康的話, 我就不應(yīng)該再拍電影,不應(yīng)該把一些不好的東西傳染出去。”
在他看來,電影應(yīng)該是精神上健康活潑,追求自由、脫離桎梏的心靈活動。他說,法律和道德維持社會秩序,是讓我們不要彼此毀滅的防御線,所以我們需要藝術(shù)往黑暗的地方、無名的地方去探索,這是我們看電影的一個基本需求。
他說:“我希望那是健康的,即使我們是往不健康的題材去探求,因為那都是人生的一部分。”
床戲:演員會不會跟著受罪
《色·戒》一上映就引起轟動,其中床戲更為人津津樂道,被認為是突破了華語片的尺度。李安坦承:“我拍床戲有很多掙扎,到底性這個東西應(yīng)不應(yīng)該享受?讓觀眾看性的東西那么緊張,是不是也是一種罪過?我都衡量過,我拍片的時候折磨很多,像進了一趟地獄。”
《色·戒》的“色”可以不色情,但以李安在華語市場的江湖地位,記者難免擔心華語片因此跟風(fēng)爭相突破尺度,畢竟李安當年以《臥虎藏龍》大紅之后,文藝武俠片在華語片市場一時大行其道。
李安說,尺度本身可以好好運用,我覺得成人可以消受這個東西,就怕濫用,比如以前香港的三級片。是不是正經(jīng)八百拍電影的都會突破尺度,我也不敢講,學(xué)得不好,也還是會讓人罵的。“我不是擔心社會風(fēng)氣,我是擔心演員會不會跟著受罪,這我有心理負擔。”
獲獎:個人所需要的很少
《色·戒》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上獲得金獅大獎,卻意外被取消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參賽資格。李安稱,還不曉得是否報名參加金球獎,“如果可以報名,我一定會報的”。
對李安個人來說,獲獎“十幾年前就不是很需要了”。但他表示,獎項對拍片還是很重要,因為獎項能刺激票房,延長影片發(fā)行,也能帶來名聲和拍片時的權(quán)力。
他說,榮譽感不能沒有,因為自己是帶著一個團體工作,也是代表華語出來參賽,個人需要雖少,但一個人總要為家人、朋友、所代表的族群,甚至觀眾考慮,獲獎很現(xiàn)實,有意義在那里。
雖然在華語市場已經(jīng)大紅,但《色·戒》在歐美市場卻暫時不明朗。李安說,東西方文化有差別,西方觀眾需要看字幕,所以很多人物的眼神交流,很細膩的東西,他們會錯過。另外,西方觀眾對歷史背景也不了解,影片傳達的信息就會損失很多。他表示,“歐洲的反應(yīng)基本上蠻好的,比美國好得多。”
悲劇:希望有顆慈悲心
《色·戒》無論是對張愛玲,還是對李安都很特別。李安回憶:“我第一次看,我想這是張愛玲的嗎?” 張愛玲的原著“特別吸引我,我動了想拍的念頭后,心里感覺挺害怕的。”李安甚至懷疑,張愛玲“心里也是挺害怕的,所以一直改寫,改了將近三十年,遮遮掩掩的。”
感到害怕,是因為這部作品有不同于中國式的“悲劇性”。李安說,中國的悲劇即使不是大團圓,也還有個天理在里面,梁山伯祝英臺感動天地,竇娥冤這樣沒有天理的事情還會下六月雪,總是要給心里一個平衡。西方的悲劇不這樣,是“讓你不曉得怎么辦,讓你一直思索討論,精神上有種凈化”。
從《理智與情感》之后,李安一直在做悲劇。他說,“那并不是說我悲觀,希望是一種慈悲心吧”。不過他表示,電影和生活不一樣,“現(xiàn)實生活中,我希望平穩(wěn)、舒適,希望的是達觀”。
生活中的李安平和而內(nèi)斂,但他承認《色·戒》讓人們“看李安更深入一些”,“對我來講很不舒服,不光是演員的衣服扒光了,我也露了一些心思,內(nèi)心激蕩了一些東西……”
到底是什么心思呢?“解釋就淺薄了,”李安說:“你想也好,猜也好,做你自己的投射也好,你的解釋和我的解釋是對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