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上海專電 賣樓可以推出“期房”,賣電視劇也可以推“期劇”?是的,這就是在本屆上海電視節上出現的新現象。第十四屆上海電視節重頭戲——國際影視節目市場昨日閉幕。與往年相比,今年的節目市場上“期劇”處處可見。對電視臺和影視公司來說,這種電視劇形態的流行是一種雙贏策略。
與往年相比,只見宣傳資料不見成品的“期劇”是今年影視節目市場的一大亮點,“某某劇原班人馬打造”、“年度巨獻”等字眼隨處可見。昨日上午,記者在市場現場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由李幼斌主演的新劇多達七八部(其中大多為軍旅劇),但仔細一瞧卻發現許多劇的海報上都寫著一個“擬”字。再一問,大部分工作人員都會說:這部劇還在籌備中,李幼斌也在聯系之中,一切都還沒定。這就是典型的“期劇”。
同時,在市場現場,一些電視臺的購片人員與影視公司的工作人員不是討價還價,而是拿著某部“期劇”的海報或方案,坐下來進行認真的討論。
對于“期劇”日益紅火這一現象,浙江衛視節目購銷部副主任沈海的評價是“這說明電視劇市場在日益成熟”,“現在許多影視公司已把發行重點放在各大衛視上,因為衛視出的價格高。一般來說,地面頻道拿到電視劇就能播,所以他們要的是成品,而衛視因為要隔上幾個月甚至一年后才會播,所以希望盡早介入劇的制作中。同時現在各家衛視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早一步介入多一份把握。”
從電視劇的發行上來看,由于近年來各衛視的覆蓋面和影響力越來越大,許多劇特別是大劇好劇不再像以前那樣先在全國各地面頻道播然后再上衛視,而是直接上星。同時,近年來各家衛視紛紛明確了自己的定位,開始播一些符合自己定位的電視劇。“比如安徽衛視和江西衛視就比較傾向于情感類電視劇,遼寧、吉林等地的衛視喜歡農村劇,重慶、四川等地的衛視則更喜歡諜戰劇。”一家影視公司的負責人昨日向記者表示。
在這些背景下,影視公司紛紛轉變方向,從之前的做好再賣變為問了再做。公司事先提供構思和劇本,再與各衛視進行協商,或直接與各衛視合作制作。“如今電視劇市場發生的最大變化是,不是一部劇出來后雙方一起做買賣,而是產品尚未出來,我們就和電視臺交流溝通,有針對性地去進行一些項目的創投。”上海“新文化影視”營銷總監石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所以說這個影視節目市場不僅僅是展示和買賣,更深層次的是買賣雙方在電視劇方面的交流和互動。如此說來,本屆電視節出現了這么多“期劇”,實屬意料之中的事。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