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熱都是泡沫,在這背后,電視人應該拷問自己的創作尊嚴”、“地方衛視都想把自己辦成央視第二,這可能嗎?”、“如今的收視率只要有錢就能買到,假的太多!”昨天———3.15維權日,知名電視人田歌在上海參加《非常有戲》節目接受記者專訪時,對這些熒屏通病直言不諱。
全民選秀創新貧血
從演員到主持人,再到導演、制片,田歌的每個身份都成績卓然,但人們最熟悉的,還是她在北京衛視的新聞訪談節目《熒屏連著我和你》。這個有著16年歷史的節目是我國熒屏最早的訪談節目,連續十年位居北京衛視收視前十位。但今年,這個節目卻突然停止了播出。
對于停播的原因,外界猜測是為了給一些娛樂節目上馬而被迫“犧牲”。對此,田歌并不愿多談,不過,她給充斥熒屏的選秀熱澆了當頭一盆冷水。“如今的電視熒屏,普遍存在泛娛樂化的趨勢。據去年統計,51個上星衛視,選秀節目卻有53個。整天都是選秀,其實都是跟風。這個時代不能成為選秀的時代,這些選秀影響了青少年的價值觀。”
她不否認選秀為電視臺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和傳播效益,但她同時指出,問題是現在很多選秀節目的好壞成了一個電視臺領導業績的考核標準,這是很可怕的。電視不能忽視傳播效應,但也不能盲目跟風,跟風的是庸才。如今的選秀都學“超女”,可是哪個超過當年的“超女”?超不過“超女”,這些選秀就都不能算是成功。為此,田歌直言:“我不相信只有選秀才能給電視臺帶來觀眾和效益。如今滿熒屏的選秀,我想知道這些電視人的創新精神在哪兒?他們的創作尊嚴又在哪兒?”
收視泡沫呼吁監督
另一方面,田歌認為如今的選秀熱其實只是表象。“選秀真的這么繁榮嗎?我覺得都是泡沫。”對此,她談到了虛假收視率的問題。“很多選秀節目的收視率都是真的嗎?我看未必。現在只要有錢,收視率都可以買到。據我所知,有不少收視率都是媒體花錢買來的。”
“收視率本該是引導觀眾和媒體以及投資者的,是公正的數字,但是虛假的收視率卻只有誤導觀眾,誤導媒體,同時也誤導投資者。”對虛假收視率,田歌深惡痛絕。她反問:“這樣的收視率有權威嗎?我有權問這個問題。我的節目連續十年收視率前十,我不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但我還是最怕別人問我的收視率是怎么來的,因為連我自己也不知道這些數字究竟是怎么來的。”
對此,記者提出有權威的收視統計機構,田歌反問:“權威不權威,是誰說了算?”由此,她認為應該給收視率引進監督機制。“如今的各個行業都有監督機制,為什么唯獨收視率沒有。”至于如何監督和誰來監督,田歌認為是有關部門的事,自己不能越俎代庖。
《非常有戲》值得“取經”
在《熒屏連著我和你》停播后,田歌透露自己正在計劃開辦一個新的欄目。她表示,目前還不能告之詳細細節。不過她透露,自己在春節前后的數月中,已經游走了七八個省市,向各地的電視節目“取經”。
看了不少地方節目的田歌,也談了自己對地方衛視節目的體會。她認為地方衛視最大的優勢是要辦出自己的地域特色。“比如上海臺的節目就非常有特色,我只要一看這個節目,就知道是上海的。從舞臺背景到燈光,都非常精致,而且體現出一種海派文化。”
剛進入《非常有戲》半決賽的田歌對這檔節目就贊賞有加,認為《非常有戲》少了些急功近利和浮躁,但同時又最廣泛地吸收了參與者,積極弘揚了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時代不能沒有娛樂,但娛樂也不代表就是和庸俗畫等號,要有自己的創意和特色。比如《非常有戲》,我覺得它這個節目最大程度地吸收了參與者。‘超女’和‘好男’,頂多就是一類年輕人,但是《非常有戲》的選手里有演員、歌手、主持人,還有體育運動員、模特,多種人參加,把傳播傳統文化的意義放到了最大。”她認為,在當下熒屏普遍存在浮躁和急功近利趨勢的前提下,《非常有戲》帶來了一些冷思考。“比如我這次要在半決賽中唱《女駙馬》,這對我是個不小的挑戰。我只有親自嘗試了,才知道什么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你必須去練,非常刻苦地訓練。傳遞一種刻苦的精神,我覺得這是最有意義的。我們不需要這么多的一夜成名。”她認為這也是節目“精致”的一部分。“我一到這里,就讓我覺得更多的是合作而不是單純的參與,而在比賽中,我提出一些要求,主辦方也能夠理解和采納。”
最后,她強調:“最要不得的就是每個地方衛視都想著把自己辦成央視第二。這是不可能的。這樣做,只有喪失了自己臺的特色。地方衛視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節目內容、制作風格和表達方式上,都要體現出一種自己的地方特色。”(茅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