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自辦春晚的勢頭一浪接一浪。老孟的“山寨”春晚在文化公司的支持下“華麗”變身民間春晚,老年春晚、農民春晚也是接踵而至。最近,在演出市場打拼多年的策劃人石文軍也把他的“北漂”春晚隆重推出,明天,“北漂”春晚將進行第一次全部節目展評。而這天也恰巧是央視語言類節目的三審。
與老孟的民間春晚相同的是,“北漂”春晚也主打草根,無論從主創、演員還是觀眾都以“北漂”人群為直接受眾。不過,石文軍卻不愿和民間春晚相提并論。“老孟我也認識,他那個民間春晚可以說一開始就沒有定位,屬于‘急功近利’,‘北漂’春晚不同,它有一個主題,把‘北漂’這種社會現象當成文化來做,我們宣揚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奮斗精神。”石文軍說,“北漂”春晚的口號是“我愛北京,北京愛我”,“像我們的主創團隊,基本都有北漂的經歷,經過北漂的人都知道,無論你是否現在仍身在北京,只要你漂過,聽到這兩個字都會倍感親切,很難不去關注它。”
想辦這樣一場春晚,石文軍想了不是一天兩天,直到去年看到老孟在輿論上搞得風生水起的“山寨”春晚,他才隱約感到時機到了。2009年10月,石文軍正式建組,開始小范圍地在北漂人群中征集節目,到現在一共有80個待選節目。石文軍說,“北漂”春晚不要模仿秀、不要廟會似的喧鬧雜耍,所有節目都和“北漂”有關。比如,邀請王寶強這樣的北漂代表人物談談自己的感受,演唱一些諸如“你在他鄉還好嗎”之類的歌曲。“王寶強已經不是當年在北影廠門口蹲守的群眾演員了,我們知道請不來他,普通的群眾演員也可以,都是真實的經歷。”石文軍說,他還在和李琦等一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藝人在談,演員未必全是“草根”。
自辦春晚,資金是掣肘,而更大的掣肘則是播出平臺。老孟的“山寨”春晚也因播出平臺的屢屢告敗而關注度倍增。這次,石文軍的體會更深刻。“有些企業聽說我們這個北漂春晚,比較感興趣,有的提出可以給我們幾萬到幾十萬不等的贊助,但要求是要落實播出的平臺,我根本不敢答應,只能看著這些錢又撤走了。”石文軍說,現在“北漂”春晚投入的50萬元,全部是他自籌的,“沒想過有收益,第一次投就當是滿足自己的愿望了。”
電視臺、網站,石文軍談了不少,甚至海外電視臺他也不是沒有試過。目前為止,播出還是無著落,石文軍感慨,他這樣的非正規軍和播出平臺就像隔著一層玻璃,“我們是都有意向,互相招手,但就是握不上手,中間隔著的這層玻璃就是體制。”對于最后的結果,石文軍早做好了準備,“如果哪兒都播不了我們就當是自娛自樂了,如果能在電視上上個新聞就心滿意足了。”
“有時候,我真是希望突然來個指令,把我們這個‘北漂’春晚給叫停,有極端就有關注嘛”,石文軍想起“山寨”春晚的“聲名鵲起”,有點想復制“山寨”打響的路子。
為了給“北漂”春晚印上“規范”的標簽,石文軍特意花錢租了北廣大廈1號錄影棚,2月1日正式進行節目的錄制。“既然是做給‘北漂’的春晚,就不用非趕春節了,不能耽誤大家回鄉。”石文軍說。((記者王雯淼))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