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愛情3》關機
本報記者趕赴趙本山家鄉遼寧開原,采訪了幾十個鄉親,揭秘他走紅二十年的原因——
趙本山,一個生于遼寧鐵嶺開原市蓮花鄉石嘴村的農民兒子,創造了中國演出史上最牛的奇跡,走紅了二十年,每年都在央視春晚舞臺上表演小品,與張藝謀、王家衛、余秋雨等人成為鐵桿朋友。一個只上過小學的農民兒子,憑什么能持續走紅二十年?憑什么讓央視春晚離不開他?本報記者12月4日和5日,應邀到趙本山的家鄉開原市,參加其新作《鄉村愛情3》的關機儀式,這是本報記者7年后再次來到開原。深入趙本山的家鄉才發現,他的情、他的義、他的根,在這塊黑土地上無處不在,這,也許就是本山事業最厚重的支撐。
趙本山嚇得的哥不敢宰客
12月4日晚10時,當記者走出開原火車站,只見漫天大雪飛舞。一位的哥聽記者說的是“川普”,便開出了50元的車費。其實,火車站距《鄉村愛情3》劇組下榻的開原賓館不到兩公里。行車途中,的哥問記者來開原干什么?當記者告訴他,“我是趙本山請來的客人,專程從四川來參加《鄉村愛情3》的關機儀式。”這位的哥立馬說:“對不起,我只收你5元車費。”“為什么?”“你是本山請來的客人,我不敢宰你,咱不能給趙本山丟臉啊!這么天寒地凍,你能來真不容易!”雪越下越大,司機一邊開車,一邊聊天。當問:“趙本山在開原的口碑怎樣?”“好啊!他上央視春晚出了名,始終不忘家鄉。這些年,他幾乎把《劉老根兒》、《馬大帥》、《鄉村愛情》都弄到家鄉來拍。過去,許多人根本不知道咱開原,因為有了趙本山,開原現在可出名了。前段時間聽說趙本山病了,開原許多鄉親急得睡不著覺,后來,他病好了,鄉親們都為他高興!”
趙本山的家鄉街道為他“掛標語”
2002年,“趙本山小品藝術研討會”在開原市舉行,本報記者應邀請來采訪。那
時開原縣城到處破破爛爛。而5年后的開原,已發生了巨大變化,寬大的馬路,新建的樓房,街道上的標語特別引人注目:“開原是本山的家鄉,本山是開原的驕傲!”
開原一大半是平原,一小半是丘陵,趙本山住在蓮花鄉。鄉親們得知記者想采訪趙本山,爭相講述趙本山小時候的故事。一位姓李的鄉親說:“本山從小是孤兒,12歲跟一個瞎子師傅學習二人轉。本山在當地威信很高,出了大名后,從不忘農民的本,對我們親熱著呢!”“本山做了許多善事哩,有一年遭大災,他一捐就是幾十萬!”他們說,趙本山在外面是大腕,回到村子里還和咱一樣是農民。本山經常從省城回來,和鄉親們嘮嗑,一起吃玉米棒子,成天扎堆在農民窩里。鄉親們說:本山是咱們的兒子,誰要說本山的不是,跟他拼!
開原一家餐館的服務員蘭麗,談起趙本山一臉驕傲:“我和趙本山是蓮花鄉老鄉,他在鄉親們面前從不耍大牌。他每年都要回鄉,親熱得很,見人就不停握手。哪怕有的鄉親種莊稼掏了糞,來不及洗手,本山也親熱地握著久久不放下。逢年過節,本山一定要回家,還要給鄉親們發紅包。”
趙本山年輕時期搭檔的女演員說:“有一年發洪災,他一次性捐了10萬元的面粉。在鄉親們眼中,本山不是什么明星,就是我們的親人。”鄉親們說,幾年前,趙本山回家鄉蓋起了“本山希望小學”;通過團省委,由他出資,連續五年,每年招募七名志愿者到家鄉支教……有一次回鄉時,趙本山深情寫下了“蓮花是我家”幾個大字,送給了蓮花村村委會。他把自己對家鄉濃濃的情意,化為墨寶永遠留在了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上。
趙本山的春晚帶鐵嶺的蔥開原的蒜
在《鄉村愛情3》關機儀式現場,鐵嶺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宋彥麟,開原市委常委、開原市委書記魏俊星,在發言中,一口一個“親愛的本山”。“親愛的本山,你拍攝《鄉村愛情3》,是全市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感謝親愛的本山,時刻不忘家鄉,再次將全國人民的目光鎖定在鐵嶺;感激親愛的本山,多年來全力支持鐵嶺和開原的發展。鐵嶺因為有了趙本山名揚四海,鐵嶺也會在生活上、藝術上成為趙本山最堅強的后盾。”
記者問:“作為官員,你們對趙本山如何評價?”宋彥麟和魏俊星說,趙本山是個極重情義的人。他一直認為,是開原這塊黑土地養育了他,是這里的父老鄉親捧紅了他,他要回報他們。這些年來,趙本山為開原的經濟,包括宣傳開原作了很多貢獻。趙本山的春晚小品,不光臺詞,連道具都是鐵嶺的蔥,開原的蒜。據說,每年過年,趙本山都會拉一車鞭炮回開原老家,過癮地放一回。而家鄉也不拿本山當外人,無論是拍戲還是做別的,本山在開原都是一路綠燈。
趙本山為掃地的服務員每人發400元
5日下午,趙本山結束《鄉村愛情3》關機儀式,要離開開原賓館回沈陽了,記者來為他送行。突然,本山叫三個正在打掃房間的女服務員:“孩子,你們快過來!”三個服務員快步走過來。這時,趙本山拿出一疊錢,給每人發了400元:“《鄉村愛情3》在這里拍攝幾個月,你們為我們劇組服務,很辛苦。這點小錢,你們拿去買點生活用品什么的!”三個服務員謝絕不要。趙本山一下生氣了:“孩子,怎么著,嫌少啊?”“我們只是掃地的服務員!”“掃地的服務員怎么啦?不丟人。快拿著,這是感謝你們的辛勤勞動。”
在客房經理勸說下,三個女服務員才收下錢,一個服務員眼里閃出了淚花。望著趙本山遠去的背影,三個服務員說:趙本山很講情義,他對我們服務員很尊重。每次到這里拍戲住店,臨告別前,都要感謝服務員。
趙本山的沒有變味兒才能出作品
告別開原,記者再次對話趙本山。當問:“你已離開家鄉30年了,身上竟還能有家鄉的味兒,你為什么如此深愛著家鄉?
趙本山笑道:“我從小是吃百家飯、喝百家奶長大的,那些曾給我養育之恩的人,我一直保持很密切的聯系。我五六歲時母親就去世了,當時家里是爺爺帶我,這家吃點,那家吃點。我記得在冬天的時候,棉襖棉褲都是鄉親們給做的。上學的時候,同學之間很好,后來我認了個干媽。貧困中的溫暖一直伴隨著我成長。”
“所以,我從吃不上飯那時候起,一路上都是鄉親們在關懷我,我看見他們,心里就踏實,我的根在這里,我跟他們經
常接觸,就是報恩。每一年我都去看他們,同吃一碗飯,同用一個碗喝酒。回到家鄉,我心里沒有任何障礙。我就怕自己離開他們,說心里話,我能夠走到今天,應該感謝他們,感謝那塊土地。我一直堅持自己是一個農民,盡管離開農村很長時間,我自認為自己還沒變味兒,只有這樣,我才能出作品,才能受到大家喜歡。”記者杜恩湖遼寧開原攝影報道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