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王朔能獲得上海文學獎,我是力排眾議的主要評委。在非常艱難的時候,我們?nèi)萑塘送跛贰D撬矐摱脤λ耐袌笠詫捜葜摹!弊蛱欤跍现髦v《中華文化,一種應該選擇的記憶》的學者余秋雨如是說。這是近幾個月來,余秋雨首次在上海的大型文化講壇上亮相,他抓緊時機,對關乎自己的一些爭議進行了逐一回應。
關于王朔 要有寬容之心
為了給復出造勢,王朔最近罵了一批名人,余秋雨也不幸成為其中之一。在王朔眼里,余秋雨不過是個只會寫點游記,一部小說也沒寫過的“不青春的青春作家”。
面對尖銳的批評,余秋雨昨天顯得很釋然,他反過來稱贊王朔是“評論者中真正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因為王朔有自己的作品。余秋雨還回憶起當年為王朔評獎的事。“很多年前,我是上海文學獎的評委,當時王朔獲得了提名,但許多評委認為王朔根本稱不上作家,不過是一個作者。在我的努力下,獎最后還是頒給了他。可以說,王朔能得這個獎,我起了很大作用。”
余秋雨覺得,王朔也應該學會寬容,“既然自己也寫東西,那他就應該知道寫作都不是一樣的,他不能用小說家的標準去要求一個寫散文的人,給同行開辟出一片寬容的天地,也就等于寬容了自己。”
關于不當“作家” 緣自感悟老子真諦
王朔說余秋雨“不是一個作家”,而事實上,余秋雨早就不想要“作家”這個頭銜了。最近他在其博客上公開發(fā)文稱,“我不是‘作家’”,他同時也否認自己是所謂“文化散文作家”。不料,話音剛落,余秋雨立即遭受了質(zhì)疑,有人說他在請辭“作家”頭銜的背后,其實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
余秋雨昨天沒有正面回應這個質(zhì)疑,他只是表示,請辭緣自對道家學說真諦的感悟。他說,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有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里的“名”就是事物的名稱。余秋雨認為,加給一個人的稱謂,一旦固定了,那么這個人的個體生命也就失去了。“人們叫他‘作家’,他真把自己當成‘作家’,于是努力要成為‘作家’,其實他原本還可以做許多其他的事情,他或許是個好丈夫,或許是個好父親。”
關于嫉妒 心理要營造
“不爭論”氣場
余秋雨還談到了國內(nèi)某些人對名人的“嫉妒心理”。“在中國,剛剛露頭的時候就會受到各種折磨”。
余秋雨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營造一個“不爭論”氣場。“中國的文化大家在我們這一代中可能不會有了,因為我們的生命被浪費了,而文化大家可能會出現(xiàn)在下一代,我們不能確定,但起碼可以開辟適合文化大家生長的一片土壤。” (記者: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