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審視“艷照門”的時候,我們很難回避傳媒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對于大多數媒體來說,滿足公眾“知道”的權利自然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然而,網絡媒體也好,平面媒體也好,香港地區的媒體也好,內地的媒體也好,都有一個不能不問的題目:如何選擇你報道的道德立場?記者采訪了香港資深傳媒人、電臺主持查小欣。
記者:在報道時,香港傳媒是如何處理這些照片的?
查:敏感部分一般都經過了處理。有的傳媒很巧妙,在這些照片的女明星身上打了很多方格子,但身形線條還是能很清晰地看出來,打了擦邊球。另外,一些雜志、周刊出了號外,免費隨書奉送。
記者:很多人對不雅照事件提出了批評,但另一方面卻還是很有興趣追著看。你怎么看待這種“邊罵邊看”的現象?
查:一邊罵,一邊要看,這就是人性啊!據我所知,因為這件事,香港娛樂周刊、報紙的銷量上升了兩成左右。我家里有個14歲的男孩,以前,我把娛樂雜志帶回家后,通常就是隨手一放,但這一次,我覺得太嚇人了,把它們放在他看不見的地方。我會把整個故事和兒子講,但我堅決不會讓他看這些照片。
記者:有一種觀點,認為媒體對這件事長篇累牘的報道,客觀上助長了受眾集體偷窺的風氣?
查:傳媒做好自己的本分,把相關的信息傳出去,這就沒錯了。在這件事的報道上,我覺得傳媒沒有偏差。
記者:但這一次的傳播過程中,網絡媒體似乎失控了。
查:網絡是不可能控制的。我把這次事件的傳播定性為“傳統媒體與互聯網的一場競爭”。這件事最初發生在網絡上,直到變成了一個新聞事件,平面媒體才跟進。現在,互聯網這么發達,喜歡怎么登就怎么登,這是一個很危險的現象。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現在,明星開記者招待會的少了很多,大家開始通過博客“說話”,經紀公司會認為,這種方式比記者會安全很多,至少不用擔心被拍得不好看,這就是平面媒體受到的網絡沖擊。不過,好在目前的香港,很多年紀大的人沒有電腦。
記者:面對性、明星、隱私照這樣震撼的話題,媒體究竟該怎么去報道?如何把握一個度?
查:這個真的很難講。我也考慮過,要是我還在做周刊,會不會去做這個新聞?后來,我感覺自己還是一樣會去做,不過在是不是要把照片登出來這一點上,我有所保留。因為第一,照片不美;第二,會把周刊的形象拉下去,廣告客戶不買賬。本來,我覺得照片可以不登,改用文字比較好,后來,香港一份報紙用文字來描述照片內容,我看了以后發現,這比直接看照片更不舒服,因為文字可以有很多遐想。另外,我還考慮過,如果肥肥離開的那天,恰好陳冠希回到香港。面對這兩個大新聞,媒體會把哪一個放在更顯要的位置?按照我的想法,肥姐應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畢竟,香港從此少了一個開心果。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