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根”進京的啟示
今年春節至今,中國娛樂圈發生了頗為轟動的四件大事。
一、郎昆執導的本屆春晚打紅出了小沈陽、劉謙兩大名人;二、孫紅雷主演的《潛伏》深入人心;三、成龍和他的朋友們鳥巢開唱;四、“劉老根大舞臺”殺進北京轟動紫禁城。
四件大事中,就有兩件與趙本山的“劉老根大舞臺”有關,于是,不得不令人對“劉老根現象”刮目相看。
200多年前有四大徽班進京,也是喧鬧非凡,先是戲曲藝人高朗亭率“三慶班”獨步京城,后有“四喜”、“春臺”、“和春”跟進,成為中國戲劇一大里程碑;今有二人轉進京,與當年“朝廷賀壽”有本質區別的是,這次有市場訂單和百姓需求,其特別意義于有300年歷史的二人轉來說,理當載入史冊。
5月2日晚,劉老根大舞臺正式落戶前門“陽平戲樓”,超豪華明星嘉賓陣容出現,轟動一時。這前門和天橋不遠,在清民時就是個演藝圈撂地攤的場所,五花八門的雜耍相聲戲曲琴書拉洋片兒,你要看什么就有什么,全國各地的絕活藝人都會云集這里擺場子,其實這里早就是如今“選秀PK”的老祖宗。因此,前門這塊地方每平米的泥土里都滲藏著老北京人快樂的記憶和笑料,幾個世紀,風風雨雨,但像大師侯寶林,猴王李少春,以及如今的“郭德綱”、“劉老根”,“小沈陽”,老的小的,只要他們來前門,都能呼啦啦舞出人氣來。
劉老根的“根”——
“劉老根大舞臺”的成功進京,不能不讓人探究劉老根的“根”。“劉老根”進京,遠不同于劉姥姥進大觀園,它是中國演藝圈從貴族走向平民的一個重要信號,在大藝術大高雅后回歸藝術本原的體現,這塊土壤顯然已經成熟,中國農民的藝術領袖趙本山開始播種。
“劉老根”的根看似在東北,委實在民間,演的是普通人身邊的事兒,道的是草根們心中的話兒。人們喜聞樂見,貴到專家張藝謀王家衛郎昆,俗到蹬三輪賣油條打醬油的,看了都能笑得七竅生煙,八輩子不忘。何為“三貼近”?這就是“三貼近”,這就是主旋律,它與高雅藝術共生共存,促進著娛樂圈的繁榮,它是大眾的,它是人民的,更恰切地說,劉老根的“根”是“植”在大地上的,是反映民生的,反映大眾喜樂疾苦的。“二人轉就是老百姓哺育出來的,沒有鄉親們就沒有二人轉”(本山語),這其中的“根本”已很明了。
我們生活中有太多的悲和痛,我們有太多的希望要實現,還有太多的夢想要夢想。人們需要形式多樣的文藝作品來娛樂內心,來寄托希望,歡樂一笑泯恩仇啊,我們太需要娛樂了,就像筆者那本書名《娛樂沒有圈》一樣。悲痛時每人都有不同的痛點,而娛樂時,大人物與小人物都會發出相同的笑聲。前幾天記者采訪影星許晴時,她說過一句話我很贊同,快樂是美麗之源。因此,劉老根的“根”是快樂,是歡娛,它能給人們帶來愉快和即便是短暫的幸福,也才能深深扎根于民間,向全國開花。
一位觀眾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看“劉老根大舞臺”的演出時,群體的笑聲是發自內心的,絕無一聲“假笑”。
趙本山的“本”——
“劉老根大舞臺”成功進京,不能不提到本山大叔這個關鍵人物。老趙是功不可沒,從二人轉演員,到聞名全國的“小品王”,再到打造“本山基地”,創建“本山傳媒”,率領“趙家班”成立“劉老根大舞臺”,一步步走向全國。昨天又傳出新聞,說本山大叔要去香港讀企業管理的CEO強化博士班,看來趙博士是下定決心要做大“劉老根”這個大產業了。可喜可賀!只是趙本山的“本”在何處?說他“本”在東北農村,大家知道。說他農民出身,大家知道。說他從未離開二人轉,大家更知道。我想說的是,趙本山的“本”是在春晚,是春晚這個華語最大的電視節目打造了他,連續二十多年,一年不落地辛辛苦苦與觀眾見面,為大家貢獻了很多精彩的小品節目,看春晚大家就要看老趙,成了全國人民的心愿。老趙也說過,是春晚,是央視培養了他,他一直感恩在心。有了春晚這個大舞臺,有了老趙,才有了如今的小沈陽,才有了如今二人轉的輝煌,及“劉老根大舞臺”的成功。
小沈陽的“小”——
小沈陽今年火了,因為他師傅趙本山的推手,因為春晚這個大平臺,但不能低估了他本人的努力和天資,更不能忽視他身上的那個“小”,舞臺上,他“啪啪地”來了,來的是一個小人物,是個鄰家的男孩子,調皮可愛,生活中大家常見,可又沒他那么多的絕活,這個小人物,有點像當年的嚴順開,一顰一笑,挑逗著你的笑感神經,欲罷不能。
二人轉也是戲劇的一種,而小人物是決定戲劇生命長短的標桿(曹禺語意)。曹禺在作品中就善于精心打造小人物,個個點睛,人人活泛。我們看小沈陽的出場,無不是小人物加小場景和小故事,但都奔著大主題來的,越小越深刻,越小越見大,東西方戲劇編導們常常這樣教導我們,寫好小的,本子就成功了一大半。獲獎影片《貧民富翁》中的少年、《生死朗讀》中的公交車售票員……無不如此。而老趙舞臺上一個個成功的“小人物”也便成了“小沈陽”們的楷模,“黑土”一登臺,農民、農民,還是農民,生活在社會最低層的人所演繹的故事,俘獲了以農民為主要收視大軍的遙控器,這與其說是本山大叔的狡猾,不如說是“小人物”題材的深入人心。
另一個問題是,一個趙本山救活一個劇種,一個小沈陽能否帶動一個團隊?可喜的是,像小沈陽這樣的演員,在“劉老根大舞臺”的團隊中,有60多人,輪番在長春、沈陽、哈爾濱、天津、北京等地演上幾年,都沒問題(本山語)——人才的儲備和培養,也正是老趙CEO般的戰略眼光。
小沈陽的“小”是他們成功的葵花寶典,那不事雕琢、笨拙小樣式的表演,充滿鬧劇喜劇色彩的略帶夸張的故事,塑造了這些個平民演員的角色。
假使有一天,他們一個個扮演上了大人物,那離與大舞臺說“拜拜”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有老趙在,這個“拜拜”就不會出現。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