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與文學
寫了幾十部只拍了一部
拍電影10年,賈樟柯寫了幾十部劇本或完整大綱。但他說,自己只拍出來一部,就是《站臺》。他拍攝的其他電影都是即興的,“所以,雖然我拍了10年電影,但我覺得才剛開始,因為10年里只有一部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是有準備的。”之所以拍攝了那么多即興電影,他解釋說,這10年來,中國劇烈地飛快轉型,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被現實吸引過去,因此就一直追隨它拍攝。
雖然很多故事,賈樟柯以劇本或大綱的形式寫出來,但他說自己對文字要求很高,“雖然是劇本,但我注重文學性,注重語言的錘煉。比如我會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自己要拍出來的光線,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想法清晰化。甚至劇本的閱讀節奏,都是我在意的。”
不排斥與別人合寫劇本
賈樟柯的電影,除了《二十四城記》,全部都是他自己獨自擔任編劇。他說自己是一個個人主義者,“我每部電影都希望來自自身的感受,或者是自己某一個靈感到來的時候拍攝出來的。不管是大樹還是歪脖子樹,我希望是從我內心長出來的。”他說,電影雖然是工業化的藝術,但在一部電影產生的過程中他想盡量地靠近傳統寫作,“就像靠近寫一首詩或者作一個曲一樣,是來自于個人直接的經驗感受。”
不過,賈樟柯表示,這并不表示他排斥和別人合作,比如《二十四城記》,就是他和翟永明一起擔任編劇,“我們首先是交談的對手,在交談辯論、互相說服的過程中,我對故事或題材本身越來越清晰化。而且,這是部偏女性色彩的片子,它提供出來的微妙是我想不到的。比如劇中陳沖扮演的廠花的一句臺詞,‘以前我是標準件,現在我也不是報廢件’就是翟永明提供的。”
很多人對好文學沒判斷
在中國電影領域,文本本身不受重視。賈樟柯說,好萊塢的編劇系統在中國受到追捧,“的確,在好萊塢大家是分工合作,建立起一條流水線,故事是一個人寫,對白是一個人寫。但這樣的分工代替不了關鍵環節——原創力,每個流水線的環節背后都是有原創力的,與我們寫小說沒有區別。”
他指出,在中國的分工合作不是原發性的,不是有感情的寫作,“我們是配方制的。比如某幾個人想拍一部賺錢電影,感覺最近山寨片很火,那么幾個人列舉幾個山寨元素,完全是迎合市場的配方寫作方法。在好萊塢,成功的商業電影背后都是帶有高度感情的原創性寫作。”
賈樟柯說,在中國常常有導演拍不好電影就埋怨文學不好,“嚴肅文學現在是有衰微的跡象,但并不是沒有好的東西,是很多人沒有判斷力。”記者 趙明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