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不能了解自己為何那樣想或這樣反應并不稀奇,但也不致于是因為受到外來生物的侵襲。唯一能讓這安排合理化的是,那個人根本沒能力,也沒有意欲去面對和處理內在的自己。尤其當他是個男人,又是個英雄。
《蜘蛛俠3》中的男主角因受到天外生物的侵襲,性格忽作三百六十度大轉變,從溫柔敦厚變成不可一世。但當異形轉移到那視他為假想敵的狗仔記者身上時,他的人格問題馬上不翼而飛。這種將性格對人的影響完全外在化的戲劇性處理,明顯與越來越多人相信“性格”極有可能是基因造成不同,譬如“悲觀”以至“憂郁癥”,以往會被認為是由際遇與環境導致,但在今天,壓力也許只是引發病癥的原因之一,真正構成一個人的嚴重情緒低落甚至厭棄生命的因素,是體內埋下了不知何時爆炸的火藥。
一個人不能了解自己為何那樣想或這樣反應并不稀奇,但是再迷惘失落,也不至于是因為受到外來生物的侵襲,更不可能在某人穿回自己曾經脫下的舊衣服之后,他就能回復原來的“純情”。
惟一能讓這安排合理化的是,那個人根本沒能力,也沒有意欲去面對和處理內在的自己。
尤其當他是個男人,又是個英雄。
《蜘蛛俠3》的劇情發展不到三分之一便讓我想起李連杰的《霍元甲》。同樣是受到beingpopular(成為大眾膜拜的“偶像”)效應所詛咒———被成名和吹捧沖昏了頭腦———他們的人生旋即從高處滑落谷底。《霍元甲》被李連杰自稱為他的最后一部武術電影,是因為片中的自省精神(也是自傳?)再沒有構成另一部同類電影的必要———習武之人為何要有自覺,《霍元甲》已道盡因由。
但他的用心良苦還是換來不少不能茍同的評價,都說主人公從意氣風發到家毀人亡是劇情老土,后來領悟到學武真諦和奉行仁者無敵,則是思想陳舊,主題說教。
《蜘蛛俠3》所表現的“受不了成功沖擊”現象卻肯定不會遭受《霍元甲》般的批評譴責。原因很簡單,好萊塢就是不用背負我們的這種道德包袱:物先腐而后蟲生,“我”之所以不能造福社會而只能禍及親人,一定是有責任并未完成,也就是別人對我的期望我還未一一做到。
反觀《蜘蛛俠3》中男主角只要找到替身(為向上爬而不擇手段的狗仔記者)便能“還我本來心態與面目”的導演安排,其實不涉他人看法與自我要求的道德價值觀。與《驅魔人》中的女孩一樣,一度迷失本性的他只是被妖魔附身,即便劇情略有暗示“小人得志”的魔種多少是藉每個人的潛伏性自卑(例如他的其貌不揚)來萌芽和發作,但因為造成災難的終究不是他的心理(內在因素)卻是異形(外在因素),打擊對象當然就是“敵人”,而“敵人”亦不可能是自己。所以結局的戰勝一切,就不會像《霍元甲》那樣因說教味道太重讓人厭惡。相反,“邪不能勝正”在任何時候都能令人認同英雄的成就,同時也可以安慰自己,一切都是他者———包括外來影響———的錯。即便是自己有缺憾的性格,也可以是一件黑色的蜘蛛衫,說脫掉便脫掉。
《蜘蛛俠3》不要說根本沒有時間讓男主角進行心靈交戰,他連觀照自我都沒空———編劇給他安排了太多必須殲滅的敵人,才會出現后來一個人應付不了而必須與查理化敵為友、連手殺陣的“驚險”場面。有趣的是,分身不暇的他,卻有不少自戀空間提供給觀眾投射:查理為救他賠上性命之前,還被烈火燒爛半張英俊的臉,這安排足以令諸多自覺平凡的觀眾在“想成為蜘蛛俠”的時候松一口氣:我不完美,但我很完整(!)。
看完《蜘蛛俠3》,我終于證實蜘蛛俠跟其他美國漫畫英雄的分別:他不過是個小男人。
林奕華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