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行業(yè),最講究的是兩個字:專業(yè)。偏偏有這樣一群“不專業(yè)”的小記者,活躍在全運會各個賽場。他們頻頻提出“怪誕”的問題、亮出“雷人”的舉動,把新聞發(fā)布會變成了“小品相聲”秀,令全場爆笑。
有模有樣
昨晚,奧體中心游泳館的新聞發(fā)布廳,兩個身穿桃紅色衣服的小姑娘格外扎眼。她們提前一個小時,早早搶占了第一排的有利地形。熟悉的人都知道,這就是風頭堪比冠軍的全運小記者報道團。
別看年紀小,她們的行頭一點不差。統(tǒng)一的服裝,手臂上貼著袖標,胸前背后則是兩個碩大的卡通人物形象——舉著話筒、挎著相機的全運會吉祥物泰山童子,正在向前奔跑,“全運小記者”5個大字引人矚目。
原來,全運會不僅僅體育媒體關注,東道主山東電視臺少兒頻道也趕來湊熱鬧。他們挑選了30名小學生擔當小記者,分布在濟南和各個分賽區(qū),平均年齡十一二歲,最小的才10歲,剛剛讀小學四年級
小記者們沖鋒在前,他們的身后自然也有帶教老師。不少刁鉆的問題,正是出自老師們的指點。據(jù)記者觀察,在提問之前,他們往往要商量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準備充分得很。難怪,到了正式采訪時小記者們那般有板有眼呢。
“無法無天”
小記者們的風格,可以用一句打油詩來形容:“一搶二追三擁抱,最好能把歌來唱。”“能搶則搶,想唱就唱。”有同行開玩笑說:“我們不敢干的,他們?nèi)几桑喼薄疅o法無天’啊。不過,有時候還真佩服他們的勇氣。”
怎么個“搶”法?只要主持人說:請記者朋友開始提問。說時遲,那時快,兩個小不點就唰地起身,開始發(fā)炮了,這個時候其他記者還在發(fā)愣呢。
至于“追”的功夫,老記們恐怕更加難以企及。提問時步步緊逼,離場時又窮追猛打。男子十米氣手槍僅列第15名的奧運冠軍龐偉無緣決賽,賽后在記者的人海里,小記者們擠出來問:“龐偉哥哥,你和杜麗姐姐以后生的寶寶會練射擊嗎?”龐偉想想說:“還沒有呢。”他又繼續(xù)發(fā)問:“那你有寶寶以后會偏向射擊多一點,還是寶寶多一點?”龐偉只好回答:“最好是兩個都不耽誤吧。”
讓人更意外的是,他們居然能想到請世界冠軍、全國冠軍們現(xiàn)場唱歌。同樣是在射擊的發(fā)布會后,兩個小女孩攔住老將譚宗亮:“譚叔叔,給我們唱支歌吧。”譚宗亮好奇地問想聽什么歌。小記者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周杰倫的吧。”譚宗亮忙擺手說:“我們有代溝,我不會唱。”“那你唱‘嘩啦啦啦,下雨了,滿街的人兒都在跑!’”譚宗亮實在招架不住,丟下一句:“這歌太老了,不會。”便轉(zhuǎn)身“逃跑”。
他們不僅要求運動員唱,有時還會自己主動唱。劉春紅女舉69公斤級奪冠后,一個小胖哥接過話筒就說:“劉春紅阿姨,我想先代表山東省所有兒童對你唱一首歌。”隨即自顧自就唱了起來,現(xiàn)場記者都樂了,臺上見慣了大場面的劉春紅則傻了眼。
小家伙們還有不少“非分”的要求。簽名是小兒科,動輒就要冠軍獻擁抱,甚至還要“索吻”。種種天真行為,讓眾多久經(jīng)沙場的老記和運動員一愣一愣。還別說,這也是賽場的一道別樣風景。(關尹)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