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1日電 “偷笑門”、“車震門”、“年齡門”等報道不絕如縷,最近的一系列比賽成績又不如人意,中國男籃已經進入了低谷期。2009年9月19日,由籃管中心領導、張衛平等名嘴們參加的某論壇在北京舉行,嘉賓和專家都不約而同地提出了這樣的觀點——中國籃球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產業化,需要媒體與企業的通力合作,下一個姚明的出現絕不會是偶然。
張衛平說:“現在我們需要把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來,其中包括媒體、商家、還有競賽管理公司,其中CBA贊助商安踏公司和央視籃球節目的合作就是實現多方參與的典范。”著名籃球評論人徐濟成也表示,希望媒體傳播能夠在影響青少年喜好的基礎上,進一步影響中國籃協和教育部門對青少年籃球培養的政策方針,推動中國籃球事業的全方面發展。
國家體育總局籃球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李金生表示只有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中國的籃球才能取得長足的進步,并且達到長期發展的愿景。
目前國內籃球青年隊伍的現狀不容樂觀,CBA俱樂部的二線隊伍存在教練數量少,以及經常更換教練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青少年籃球的發展。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專職副主席王剛也深有同感,他指出:“教師是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只有教練員的品質和數量都提升了,才能打好中國青少年籃球的基礎,促進中國職業籃球的發展。”
在青少年籃球的發展這個話題上,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副主席王剛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將中國的青少年籃球事業形象地比喻為一塊已經播種的土地,而如何讓這塊土地更好地生長,則需要社會各界,特別是媒體以及企業的關注。
著名籃球評論員楊毅在談到關于中國籃球的未來發展方向時,楊毅認為完整的產業鏈條非常關鍵。如果許多喜愛籃球的孩子即便打不上CBA,也能正常地在社會生活、求學和就業的話,那么籃球在中國的發展就真的是大有可為。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