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哨”聲聲里,聯賽又一年。過去,這句話一直被用來揶揄中國足球的慘淡現實。毋庸置疑,既然中國足壇假球、賭球泛濫到駭人地步,作為足球場上最主要環節之一,裁判員怎么能夠獨善其身?如今,幾大名哨已經被牢牢拴在了中國足球黑色利益鏈條上,有關中國足球裁判的黑色帷幕,也漸漸被拉開。
●中國足壇黑哨知多少
“黑哨”,是在中國足球進入職業化以后產生的一個專用名詞。一開始也被用在有意無意的錯判、漏判,后來則被賦予相對標準的含義:“黑哨”專門指俱樂部為了謀求自身的利益而賄賂裁判,裁判受賄以后進行非公正的裁決。
中國足壇有多少“黑哨”?想想看,絕對金哨陸俊現在變成了第一黑哨,就可知中國足球到底有多荒唐和腐朽了。 2002年那場打黑風暴,最終只以龔建平鋃鐺入獄結束,留給公眾的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當時讓閻世鐸手足無措的并不僅僅是龔建平入獄,而是讓人震驚的另一個消息:幾乎所有裁判都被指控參與了交易。宋衛平交出的8人“黑名單”僅僅是綠城一家的,其他俱樂部如果都交出來,那在中國足壇將很難找到一名“干凈”的裁判員。
據悉,當時50多名裁判員交代的問題相當嚴重,金額總數超過了2000萬元,也有說法是超過了3000萬元。高喊司法介入的閻世鐸最終還是沒能頂住壓力,只能履行自己“只要交代問題,中國足協既往不咎”的承諾。那次足協內部處理了17名邊裁,陳培德后來在回憶錄中感嘆,“一只‘替罪羊’和17個內部處理,這就是為時兩年的轟轟烈烈的足壇打假掃黑最后結局。至高無上的法律,再一次在人治面前退卻了。 ”
●俱樂部是黑哨的需求方
閻世鐸姑息養奸的做法并未讓聯賽中的爭議判罰有所減少,更不可能讓黑哨的瘋狂表演有所收斂。逃過第一次反黑風暴的黑哨們很快卷土重來、變本加厲。沒辦法,俱樂部是“黑哨”的需求者。 賄賂裁判,這是俱樂部公開的秘密,只不過俱樂部把它稱為“做裁判工作”。
據說,許多俱樂部在重要比賽前,總忘不了商量是否要去做裁判的工作。俱樂部領導要咨詢主教練,一般問題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個問題是否有做裁判工作的必要。主教練的意見是基礎意見,主教練要確定比賽的重要性及戰勝對方的把握有多少。如果實力明顯占優,將裁判好好招待一番即可,如果比賽場次事關重大,比如是關系到升降級或奪得重要的名次,在這種情況下,俱樂部就會不惜血本去做裁判的工作。第二個問題是送多少。據說從1996年開始一般在3萬至8萬之間,最多也有10多萬元的。并不是俱樂部不肯多給,而是當時裁判員不敢收那么多。第三個問題是通過什么渠道,由誰去給。一般俱樂部要通過一個中間的熟人介紹,比如經熟人掛個電話,然后俱樂部安排具體人去見面。
最絕的情況是裁判兩邊都收,當某家俱樂部已經“打點完畢”,卻發現比賽并沒有按照設想的進行時,那種氣急敗壞的感覺可想而知。
●足協是黑哨的保護傘
現在足壇打黑風暴波及面越來越寬,那些淪為階下囚的貪腐分子,最該怨恨的,也許就是那些當年決定對除龔建平外其他受賄裁判都法外施恩的決策人。正是這一決定,導致某些球員、教練、裁判、官員,乃至某些投資人、經紀人,陷在黑金足球里不能自拔。
足協“內部處理”,實際上成了變相保護,更是讓裁判們有恃無恐,有所區別的是2003年反黑之后,之前私底下單獨做工作很快變成了尋找“保護傘”,能跟某位足協官員扯上關系顯然效率更高,比如能跟南勇、楊一民這樣的高層搭上線,就根本不會在裁判問題上吃虧了。
很快,整體操縱裁判并操縱假球和賭球,成為中國足球權力腐敗中最黑的一幕。在這種權力腐敗中,黑哨可以導致假球,假球可以導致賭球,賭球可以導致多方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最后發展到,俱樂部要求哪個裁判執法比賽,裁委會一一應允,才衍生了俱樂部和足協高層之間的官商勾結。同時,這些俱樂部還不忘賄賂裁判,做到“雙保險”。
中國足協也曾經做過諸如聯賽前一天才通知裁判名單、嚴禁私下接觸裁判等規定,但純屬表面功夫,有熟悉內幕的人說:“現在哪還有臨到比賽前才拉關系的,現在一共才有多少裁判?每個俱樂部都有自己的朋友,每個賽季前早就做足工作。 ”
裁判是足協派的,出了問題,足協內部處理,這也是黑哨存在的邏輯前提。 中超聯賽中,其實已經形成一個利益鏈,很多時候俱樂部做裁判工作只是因為不想吃虧,別人做了你不做,那只有你吃虧。足協體制不改,永無希望。 黃 巖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