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前,當冠軍聯賽小組抽簽在摩納哥揭曉時,眾多豪門都小心翼翼,生怕槍打出頭鳥;如今小組賽尚未結束,曾經低調的傳統強隊都露出了猙獰的面孔,迫不及待擠上晉級的班車。倒數第二輪就變成了豪門的“出線之夜”,如今的歐冠小組賽看上去不像是冠軍和冠軍的比拼,倒像是豪門對魚腩的集體屠殺。
阿森納、曼聯提前兩輪晉級,羅馬、巴塞羅那、國際米蘭和塞維利亞提前一輪晉級,至今為止,各個小組都嗅不出死亡的味道,豪門中除了利物浦尚需一搏,其他出線的出線,不出線的也牢牢將主動權攥在自己的手里,更別說阿森納7比0狂屠布拉格斯拉維亞、利物浦8比0血洗貝西克塔斯這樣的慘劇了。
歐冠小組賽何以變得懸念全無?毫無疑問,在職業足球日益商業化的今天,強隊愈強、弱隊愈弱的趨勢已經無法阻擋,諸如皇馬、曼聯這樣的豪門在每個夏天都會大肆擴軍,而他們的目標大多鎖定在囊中羞澀、不得已“賣人為生”的二三流球隊上,曼聯的C羅和納尼就出自他們的歐冠對手里斯本競技,曾經盛極一時的基輔迪納摩因為長年人才輸出也風光不再。
此外,普拉蒂尼擔任歐足聯主席后推出的改革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歐冠競爭中的強弱對比,法國人希望更多國家的球隊參與到歐冠賽事中,于是歐洲二三級聯賽和很多東歐俱樂部的球隊也加入到歐冠“濫竽充數”,結果他們統統成為強隊撈分的對象,小組賽打完5輪,莫斯科中央陸軍只拿到1分,而布加勒斯特星隊和基輔迪納摩干脆1分沒得。
可以肯定,最后一輪很難看到強隊翻船,屬于歐冠的冷門只有等到淘汰賽,屆時球隊實力相差無幾,所謂的冷門也只鑒于球隊之間門第的高低、歷史的顯赫與否了。
(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