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理走了,贊助商撤了。昨天是入冬以來最寒冷的一天,聚會京城的各家中超老總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嚴寒”。為什么剛剛找到贊助商的中超聯賽,再次面臨來年聯賽無人冠名的尷尬?一些曾經贊助過中超聯賽的贊助商的一句感慨揭開了謎底:因為在中國足協眼里,贊助商的利益得不到尊重,贊助商的地位似乎還不如中國足協一個普通官員!
中國足球職業聯賽不是沒有輝煌過,也不是沒有財大氣粗過。年近五旬的中國足協聯賽部官員范廣鳴,每每提及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的甲A,仍然滿是驕傲與自豪。他從1994年參與了甲A和足協杯的招商工作,“最初尋找萬寶路時,我們心里也沒有底,但合同簽署后,不僅萬寶路每年都會按著合同遞增贊助費,而且雙方的合作非常愉快。”萬寶路冠名甲A長達五年,贊助金額高達數億,而且他們也從中國足球身上得到了很多益處。正是看到了萬寶路的成功,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等國際商業巨頭也紛紛投入到中國足球的大潮中。在萬寶路結束和中國足球的合作后,兩家可樂公司甚至以競價方式爭奪甲A冠名權,一度鬧得挺熱鬧。
但是,這種趨之若鶩的熱鬧場面在2002年底突然跌落了。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當年為給備戰世界杯的工作讓路,當時的足協當家人閻世鐸突然提出暫停升降級的措施,如此重大的決定卻是在沒有事先征得總冠名商“意見”的情況下出臺的。于是,百事可樂年底就宣布退出。2003年,西門子成為了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冠名商,但贊助數額和以前已無法相比。而且一年后,因為2004年北京國安和大連隊連續兩起罷賽事件,西門子也揮手說再見,并且根據合同中很多“懲罰性條款”,他們不僅輕松地減少了贊助金額,也單方面中止了合作。可笑的是,對贊助商從紛紛搶灘到紛紛避之的現象,中國足協居然百思不得其解。某高層領導甚至說:“中超一個賽季跨度多達七八個月,全年比賽在240場左右,是推廣商家品牌的最好載體,他們為什么要離開呢?”
可商人眼里從來不揉沙子,他們正是看到了中國足球的反復無常,才下定了決心遠離中國足球。對此,曾經與中超聯賽合作過的某家贊助商在退出時說出了這樣的話:“我們選擇退出,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第一,我們對中國足協維護贊助商權益方面的工作不滿意,因為他們缺少誠信。合同中許多白紙黑字的條款在實際行動中都變成了空頭支票,比如每場比賽主場俱樂部要向贊助商提供一定數量的球票和停車位都無法兌現,在中國足協眼里,贊助商不僅不是上帝,甚至連最普通的足協官員都不如;第二,中國足球現在的大環境很不好,一是成績不佳,二是自身形象很差。我們希望贊助的是陽光產業,如果投放廣告的載體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那就會連累到我們的品牌美譽度;第三,中國足協缺少延續性政策,隨隨便便就取消聯賽的升降級,這不僅降低了聯賽的懸念與精彩,也讓我們感到未來難測,誰知道明年還會有什么樣的新政策出臺?”
不把贊助商的利益放在心上,隨便給中超聯賽動手術,到頭來不被贊助商拋棄才怪?因為要給國字號球隊備戰讓路超過180天,明年的中超聯賽肯定又會被分解得支離破碎,誰會為這樣的中國足球和中超聯賽埋單?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