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自沈陽
講述人:彭昊(化名)
身份:帶隊參加全運會的南方某省隊教練
隨著全運會日益臨近,看著完成任務還有困難,領導也有著急的時候,有時候甚至會放出狠話:“就要多練!不練怎么行!加緊練,練死他!”
“在全運會拿了金牌,接下來四年的新一屆全運備戰周期,教練的身份就不一樣了,這四年享受金牌教練的待遇,工資也會翻番,各方面訓練得到更多保障,誰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這樣的回報呢?”
昨天,彭昊(化名)早早收拾好行李,等待妻女的到來。這是他今年第二次見2歲的女兒。第12屆全運會落幕,意味著彭昊四年艱苦的全運備戰暫時畫上了句號。34歲的彭昊是南方某省隊教練,像他這樣的競技體育人全國有上萬。四年一屆的全運會是他們展示工作業績的最重要舞臺,但這個舞臺上的“千姿百態”也引發了外界諸多評論。作為“身陷”其中的一位基層教練,身處地方體育局領導和運動員之間,他們又是如何看待和經歷這次大賽?在成都商報記者的多番努力下,彭昊終于敞開了心扉,首次披露了很多我們從未聽說的內幕,他的故事,也許能讓我們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去審視全運會。
全運之壓
領導著急 有時也會發狠話
今年過年前的冬訓,是全運倒計時最重要的動員大會。彭昊說,體育局的領導們都來了,各項目中心主任更是全部到場。動員大會后是領導與中心主任、教練的座談會,領導們非常關心全運會備戰的情況。全運會4年為一個周期,彭昊說,前3年總共見到局領導的次數不到6次,但今年上半年這樣的見面就達到了6次。
今年的每次見面會,都是談全運目標的進展情況,領導給各中心負責人談具體任務,“比如要完成幾塊金牌、幾塊獎牌,多少個積分。”彭昊說,如此重視無可厚非,全運會各地方體育局投入巨大,“我聽說有些地方對田徑、游泳、水上三個基礎大項的投入,優勢的一個大項四年就能砸幾千萬。”巨大的投入,讓體育局相關領導對成效頗為看重。隨著全運會日益臨近,看著完成任務還有困難,領導也有著急的時候,有時候甚至會放出狠話:“就要多練!不練怎么行!加緊練,練死他!”
本屆比賽奧運冠軍蔡贇怒摔牌子離場,賽后表示領導盲目安排追求成績的不滿,新華社評論指出,四年一度的全運會,為了出成績、奪金牌,領導可以忽視一個項目自身的特點,甚至不管不顧一名老將的體能極限。運動員在他們眼里或許只是一顆棋子,可以任由擺布。不講科學規律,忽視個人需求,只有“長官意志”。不僅僅是體育中,在官場上,這種思維也時有所見。用口號化來表現就是“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對此,彭昊表示,的確有半路出家的領導,“比如乒乓球出身的管田徑,如果不了解這項運動的規律,也可能會出現瞎指揮。”不過,彭昊說瞎指揮并不是普遍現象,“其實現在大多數領導還是會聽取教練的意見,根據運動員實力情況制定目標。有時候領導是會說一些著急的話,但我們在訓練執行上仍要遵循項目規律,畢竟提倡科學訓練已經多年了。”
全運之苦
過年住基地 女兒見面不識爸
5月13日,是彭昊女兒花花兩歲的生日。彭昊打開手機,瀏覽著妻子在微信圈發的照片,妻子給花花買了一個生日蛋糕,下午帶她出去吃了冰淇淋,看著照片上女兒笑顏如花,彭昊也露出了開心的笑容。花花一歲的時候,是彭昊和妻子在一起給女兒辦的生日會。但今年是全運年,彭昊每天忙于訓練,他上一次見到女兒還是今年春節。春節不放假,這幾乎成為全運年的慣例。彭昊的妻子帶著女兒去了訓練基地,一家人就在基地吃了過年團圓飯。那一次,彭昊又是半年未見女兒,在基地門口迎接母女倆時,女兒竟不識父親,逃離父親的懷抱,讓彭昊心酸。彭昊說:“冬訓基地像我這樣的教練還有不少,有的項目常年在外拉練,一年也見不到家人。”
彭昊說,這是“特殊”的職業,當全運備戰計劃按部就班進行時,沒有請假抽身的機會,“你請假兩天,誰來帶隊?別的教練不熟悉運動員情況,可能會打亂你的備戰計劃,根本不可能像其他行業一樣請人代班。”彭昊的一位同事放不下隊員的訓練,親人過世都沒能回家見上最后一面。教練對隊員的無微不至有時候甚至能讓家人“吃醋”,彭昊手下有名隊員訓練后常感勞累,彭昊就自己花錢去買雞、黃芪、當歸等熬湯給她補身體,基地那口鍋也是為了熬湯專門買的,彭昊的妻子笑著說:“我都從來沒享受過這樣的待遇,聚少離多,偶爾見面不是在食堂打飯就是我弄飯。”
在中國各省市運動隊都不乏彭昊這樣的教練,他們一直在默默地辛勤耕耘,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沒有機會面對閃光燈和話筒,他們是平凡人,卻有著感人的故事。然而,競技體育永遠用成績說話,四年一屆的全運會就是檢驗他們工作業績的重要標尺。在彭昊眼中,全運會就像學生的一次大考,抑或營銷人員要完成的一筆大單。
全運之利
金牌到手 下個四年工資翻番
前晚,彭昊所在的隊伍舉行全運慶功宴,隊伍完成了整體目標,教練到隊員都很開心,四年的壓力終于卸掉,10瓶白酒,一醉方休。但慶功宴上,有名教練缺席了。彭昊說,因為沒有完成個人全運指標,他有些郁悶。“他帶的隊員本來完成目標基本沒問題,但賽前訓練時意外出現傷病影響了成績,四年的努力就這樣付諸東流。”彭昊說,中心給每個教練都簽訂了全運目標責任書,里面涉及與收入掛鉤的三項獎勵,完成獎、成績獎和金牌獎。完成獎指四年全運周期積分出線,成績獎是針對決賽階段比賽訂立的目標任務,金牌獎則是對獲得金牌的運動員教練設置的專門獎勵。
本屆全運會共有31個大項、350個小項,設420枚金牌。能獲得金牌獎的教練畢竟是少數,更多教練只能通過拿到完成獎和成績獎來提高收入。彭昊說:“這兩部分獎勵是一次性支付,是原本工資收入的三分之二。”像彭昊這樣的教練月均工資三四千,在當地只能算中等,他們都期望能得到這筆獎金回報自己四年的付出。
每屆全運會,坊間均會曝出不擇手段爭奪金牌的怪事,比如鉆規則空子、抽簽打分貓膩等等,這種“錦標主義”、“金牌至上”引發新華社等媒體吐槽,“唯金牌論”在逐漸淡出社會的主流意見圈,但“唯金牌考核”依然是各地體育系統中的“尚方寶劍”。但在彭昊等教練看來,這是一種無奈,“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工作指標,衡量競技體育仍要以成績作為標準,沒有金牌你無法證明自己。”彭昊說,體育系統從上至下的觀念均是如此,也只有金牌才能切實讓教練感到實惠。“在全運會拿了金牌,接下來四年的新一屆全運備戰周期,教練的身份就不一樣了,這四年享受金牌教練的待遇,工資也會翻番,各方面訓練得到更多保障,誰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這樣的回報呢?”
全運之傷
你喝進口水 我坐公交車
彭昊訓練的項目比賽開始后,他在全運賽場待了七天。每天他都去賽場,見到了不少久未見面的兄弟。他們在別的省市運動隊當教練。看比賽的時候,大家會講一些省隊的故事。彭昊的一位兄弟在某經濟強省運動隊工作,看到隊里的隊員奪金,他道出了背后的保障:該運動員喝的進口水,吃的進口營養品,每天訓練有車接送。對比自己所在的隊伍,彭昊有些自慚形穢,他的隊員只能吃國產普通的營養品,訓練來去坐公交車。不過,這樣的差異在彭昊等教練心中早就默認了,“只能接受,我和隊員都沒想太多,這些事聽聽就行了。”彭昊說,各省市經濟條件不同,好的省市會有更優厚的保障,這是必然的。因為這樣的客觀條件,彭昊有時引進隊員也會遇到阻礙。“比如你到業余體校看好的苗子,可能有省市給出更優惠的條件,他就走了,有時候運動員在全運會的交流也是如此,所謂‘搶人’就是看給出的條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金錢能讓全運會異化。彭昊說:“就拿全運會的交流來說,全運會的轉會本是為了促進體育人才的交流,比如我有好苗子,你有更好的條件,我們可以共同培養運動員出成績。這是發揮了舉國體制的優勢,有利于挖掘更多資源。”但往往事實并非如此,正如新華社評論的,好經有時候會唱歪,現在全運會一些轉會不為別的,就是為了那幾塊金牌。往往一個全運周期后,人員就會“乾坤大挪移”。這種“投機轉會”與運動員交流的最初目標背道而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