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本屆亞運的45個代表團中,運動員少于100人的有18個,其中文萊代表團規模最小,僅有9人。當實力強勁的代表團目光緊盯獎牌榜時,這些“迷你”代表團也有著同樣精彩的“大”夢想。
由于國家飽經戰亂,伊拉克賽艇隊不得不背井離鄉,輾轉于美國幾座城市備戰。“戰爭與恐懼已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局勢惡化時,大家連門都不能出,更別提訓練了。”27歲的海德爾說,能心無旁騖地劃船,對他們來說已十分奢侈。他在男子單人雙槳比賽中獲季軍,為伊拉克摘得本屆比賽的首枚獎牌。小伙子并不愿多談戰爭,他希望人們關注伊拉克的運動員,而非他們的苦難。
同樣因國內局勢動蕩而被迫“留洋”的還有阿富汗男籃。他們的訓練營設在美國加州,有6名選手常駐美國。但大伙兒不在一座城市,全隊想湊齊是件難事。隊長馬什里基在紐約打工,每周都要“打飛的”參加集訓。他和隊友們最大的愿望是通過參賽,讓國內身處戰火和傷痛中的孩子們看到更多“積極、陽光的東西”。
女子3000米障礙賽場上,巴林選手蒂拉洪每當跑到欄架前都要來個“急剎車”,然后像翻矮墻一樣小心翼翼地跳過去。這樣笨拙但頑強的表現贏得了全場觀眾的掌聲和對手的尊重。
像蒂拉洪這樣的“迷你團”選手最能體現“重在參與”的精神,他們參賽是為了“學習和增長經驗”,或僅僅是為了走上賽場。尼泊爾男子110米欄選手喬杜里的預賽成績比劉翔慢了3秒多,但他以能與巨星角逐為榮:“我倆的差距實在太大了,但我想跟著他。”裹著頭巾、身著長衣長褲的阿富汗女子散打選手烏里婭舒爾首輪就被淘汰,但她依然自豪:“我要讓大家知道,阿富汗婦女也在從事搏擊運動。”東帝汶一家公司的保安隊長巴羅斯3個月前才開始練舉重,他在男子77公斤級比賽中的總成績甚至比女子48公斤級冠軍王明娟的還要低,但他希望以此向世界展示“東帝汶的力量”。
當然,“大夢想”也不都是與抗爭和苦難為伴,它同樣可以很輕松。文萊女子長拳選手李瑩詩很珍惜“公款旅游”的機會,利用賽練之余瘋狂購物,幾乎把行李箱塞爆。黎巴嫩乒球隊員莫姆卓可蘭和尼泊爾羽球選手蘇賈娜主要是來“追星”,前者崇拜王皓,可一直沒找到機會和偶像交流;后者幸運地與林丹合影,并大贊“他不僅球技高,人也很好。我喜歡他”,言語之間無比嬌羞。 本報記者 王笑笑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中江】 |
專題:第16屆廣州亞運會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