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三月十八日電題:隱匿在老巷中的臺北當代藝術館
中新社記者曾嘉黃少華
走過臺北市長安西路的人,很難不被這一棟坐落在路邊的“臺北當代藝術館”所吸引,外觀呈現日據時代建筑特點,館四周則包圍在歷史悠久的老小區內,附近有傳統商店林立,顯現一種在臺北市區中特有的古意氛圍。
在當代藝術館助理研究員劉怡憐引領下,記者跨進這座外墻為紅磚的木材架構的二層樓建筑。走進入口處一個非常耀眼的裝置似乎成了當代館進門的特色,大概直徑為三十公分的紅黃藍綠橙紫各種明亮色彩涂裝的塑料管,掛在天花板下方蜿蜒著,末端分置液晶銀幕、照明系統、音響裝置,適時會演出一些電腦動畫和影像媒體藝術節目,據介紹這個裝置作品是藝術家山口勝宏花了兩年時間制作的作品《龍》。
進門的右側是一個公共服務區,主要以賣書和禮品為主,左側是一個圓形的服務臺,提供咨詢和導覽服務。一樓的展廳是由教室一樣大的空間組成,參展的藝術家作品就分布在這不同的空間中,緊湊而又連貫。二樓的展廳要經過一段歐式的廂廊,現在正在展出的是大陸八0后藝術家的“果凍時代”特展。
回顧歷史,劉怡憐告訴記者,這里在日據時代為“建成小學校”,是日本人才能就讀的學校,而臺灣人則只有少數子弟方能進入就讀,當時的建成小學內有兩座游泳池、一個相撲場,體育設備之齊全可見一斑。
一九四五年臺灣光復后,臺北市府在此歷經四十年,一九九四年遷入新館舍。舊市府的存廢問題,引起了各界的各種討論,但最終大家都以長遠的眼光,創造古跡與學校共生的共識,讓這幢歷史古跡,不僅有機會走入新世紀,并在科技時代里,以“當代藝術”為定位而再度發光發亮。
二00一年,臺灣第一個公辦民營的藝術館在這里成立,廣達電腦公司總裁兼主席林百里主持的當代藝術基金會負責營運,并由臺北市政府監督,目標是要結合許多企業家和文化專業人提供資金以及概念想法,積極地拓展和豐富臺灣的藝術文化環境。
“當代藝術館有五個發展的方向,其一是教育推廣、營銷推廣、學術討論、服務客群、國際交流等。”劉怡憐說,在文化藝術蓬勃的新世紀,藝術館決定走出墻外,把活動辦出去,把人邀請進來,利用當代藝術館的廣場,結合小區的資源,舉辦如藝術市集、露天音樂會、電影放映會,甚至邀請一些街頭藝術家或創作者,在此分享自己嘔心并具手感的藝術作品,推廣生活化的藝術。
相對于臺灣眾多其他博物館而言,今年剛剛邁進第七個年頭的臺北當代藝術館還只是個“小孩子”。劉怡憐表示,當代藝術館本身在展覽與技術的層面已臻成熟,所具備的潛力與雛形也已經相當完整,并連續獲得幾屆臺新藝術獎的提名。
臺北市這幾年來積極于讓市內古跡活起來,讓古老的空間以不同的變貌走進市民生活,并進而帶動街區藝術再造。臺北市文化局希望藉由臺北當代藝術館的運作“把創意帶進臺北、把藝術帶進小區、把科技媒材帶進歷史建筑的新生命里,讓臺北市民與它一起生活著。”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