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版權作品,未經環球時報社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陳水扁近日又拋出 “妖魔化”中國大陸的新提法。據臺灣“中央社”、《中國時報》等媒體報道,陳水扁6日突然放話,聲稱大陸擬在臺灣海峽劃定防空識別區,在“海峽中線”西側劃定新航線,并稱這是“單方面改變臺海現狀”,如果大陸真要劃成,屆時不光臺灣軍機不能出海,就連臺灣民航飛機也得聽大陸航管部門管束,甚至連外國民航飛機都得改道。據臺灣媒體報道,陳水扁這番不著邊際的表態,連臺“國防部”和空軍司令部都感覺“詫異”,不知如何評論。
惡人先告狀
12月6日,陳水扁在會見一位“美國重量級人物”時,突然爆料稱“中國大陸研議在臺灣海峽中線西側劃定防空識別區,同時大陸民航總局也要在海峽中線的西側劃定新航線”,“這對臺海現狀是一個很大的威脅,希望美國、日本出面給予共同關注”。臺灣媒體還援引一名臺軍將領的話說,現在的臺灣海峽是劃歸臺北飛航情報區,范圍大致接近大陸福建沿岸,不過大陸和臺灣戰機出海一般都不會越過中線,若臺灣海峽真給大陸劃去,不僅臺灣軍機,連臺灣民航客機的飛行也會受到影響,屆時臺灣客機能不能飛越臺灣海峽,都得經大陸航管部門認可。
事實上,防空識別區與飛航情報區是兩個完全不相同的概念。防空識別區是指一國和地區基于空防需要所劃定的空域,以利軍方迅速定位管制。任何非己方航空器要飛入某防空識別區之前,都要向該區航管單位提出飛行計劃及目的,否則會被視為非法入侵,己方空軍戰斗機會升空向該機提出警告并強制降落,若危險性突出,甚至可將該機擊落。而飛航情報區是由國際民航組織(ICAO)所劃定,區分各國家或地區在某一空域的航管及航空情報服務責任區,它的范圍除了領空外,通常還包括臨近的公海。目前,臺北飛航情報區的管理范圍只是在向西延伸段納入了大陸東南沿海一帶,與大陸的上海管制區存在重疊之處,但因兩岸之間尚未開通“飛機直航”,也就沒有民航飛機出入兩個管區的重疊航區,因此這個問題并不突出。
由此可見,防空識別區是基于防務所劃定的空間,屬于軍事范疇,與國際民航無關,陳水扁與臺軍將領如此混淆視聽,顯然是出于給大陸抹黑,是不折不扣的“惡人先告狀”。
大陸不受“海峽中線”約束
在關于“臺海防空識別區”的話題中,經常出現“海峽中線”的字眼,其實這是臺灣當局單方面劃定的“假想界線”,無任何法律依據,也不被大陸承認。1954年12月2日,臺灣當局與美國簽訂所謂“美臺協防條約”后,美國軍方出于控制沖突規模、明哲保身的考慮,即要求臺軍戰機艦艇必須在臺灣“海峽中線”以東運行,否則就得不到美軍安全保障,至于這條中線則由美軍太平洋司令部軍官戴維斯劃定,因此臺灣“海峽中線”又稱“戴維斯線”。從此以后,臺灣空軍即以“海峽中線”規劃出自己的所謂“防空識別區”。
但這種自說自話的“防空識別區”從來沒有被中國大陸方面承認過,中國政府一再重申臺灣海峽屬于中國內水,并無國際法所稱的“劃界問題”,臺灣當局的“海峽中線”乃至“防空識別區”概念完全沒有法律約束力。按照慣例,在己方認定的防空識別區內,大陸解放軍有權利用陸基雷達、預警機等傳感器探測監控本區域內活動的航空器,一旦有非己方戰機進出,解放軍可以要求該航空器報告其身份。如果來者不報,解放軍能夠起飛戰機,進行跟蹤攔截,從而判斷對方身份,如對己方構成安全威脅,解放軍可自由選擇打擊,打擊手段包括戰機開火或地面發射遠程防空導彈。
島內媒體曾披露,臺軍戰機曾幾次出現在“海峽中線”上空。 2005年,正當中俄“和平使命-2005”聯合演習如火如荼地舉行時,臺軍一架“幻影”2000戰機挑釁性飛至臺灣“海峽中線”附近空域,不料“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遭到解放軍雷達鎖定,這要是在戰時,恐怕臺灣軍機早就成為解放軍的獵物了。
離間中美、中日關系
作為主權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有權在屬于本國內水的臺灣海峽設立防空識別區,這一點理應得到國際社會尊重。臺灣“國防大學”教官王長河分析認為,大陸若要設立臺海防空識別區,絕不會只限于海峽中線以西空域,否則視同承認“臺獨”,而一旦設立,則意味解放軍空軍將修改其交戰規則,為維護包括臺灣在內的固有領空主權提供更及時的法律依據。
據島內媒體指出,為求集聚島內“臺獨”士氣,陳水扁一方面借拆除臺北中正紀念堂匾額來制造族群分裂,一方面企圖制造“大陸軍方磨刀霍霍”的情勢,只要大陸有所反應,他就能挾美日等外部勢力以自重,漁翁得利,算計不可謂不精明。12月6日,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幫辦柯慶生特別舉行對臺灣媒體的發布會,非常明確地宣布美國政府把陳水扁主導的“入聯公投”視為“統獨公投”,警告他適可而止。專家認為,陳水扁借“防空識別區”離間中美、中日關系的圖謀不可能收到預期效果。本報特約記者 秦 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