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商簽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首次業務協商,1月26日在北京釣魚臺大酒店舉行,以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與大陸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為首,就議題整體性安排、工作分組方式進行磋商。
海基會表示,去年12月兩會領導人在臺中舉行第4次會談,就商簽ECFA的原則性交換意見,同意盡快在兩會框架下安排專家進行業務磋商。ECFA協商是為了因應東盟加一自由貿易區本年度將開始實施零關稅,因此討論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架構,降低關稅以促進出口、振興經濟,勢在必行。有關ECFA研究的兩岸共同結論與建議,已經在兩岸相關網站公布。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是一個學術研究機構,受“行政院”委托負責研究評估ECFA,得出一些共同結論與建議。上其網站閱覽,確實內容俱在,但恐怕沒有幾個人看得下去。學術機關寫報告,對象為專業人士,滿篇數據、術語,不重文采,普通人看3行就打呵欠。馬當局屢受批評,被指責不善溝通、和人民有距離、政策推動困難。或是說他們黑箱作業、簽下協議就宣布一下了事,惹起社會的強烈反彈。前不久的美國牛肉協議紛爭,就是一個慘痛教訓。
ECFA簽署的時間預定在第5次兩會領導人商談,或許會有所延遲。“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我方的既有態度不變,還是以在第5次兩會領導人商談簽署ECFA為目標,朝著5月份達成協議的目標努力。ECFA的簽署比美國牛肉進口重要何止千萬倍,執政當局似乎還是無意做倡導工作。坊間根本見不到文字和影像上的宣傳,有關ECFA的消息只出現在零星的報章、電視新聞中,支離破碎,正負皆有,有時還造成誤解。
馬英九說,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是必要的,否則外銷市場被邊緣化,臺灣也被邊緣化。臺灣與大陸簽ECFA,會走得小心,除了照顧大企業外,更必須達到照顧中小企業、中南部及中低收入戶的“三中”目標。2000年,亞洲只有3個自由貿易協議,2009年增至58個;只有臺灣和朝鮮是亞洲僅有的兩個亞太經貿整合浪潮中的缺席者,臺灣對此無法接受。如果臺灣一直無法參與亞太經濟整合,其出口產品競爭力盡失,最后整個臺灣都被邊緣化,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扭轉情勢。與大陸商簽ECFA之后,才能降低與其它地方簽訂類似協議的阻力,讓臺灣的經濟盡速跟世界接軌。
蕭萬長接見美國霍普金斯大學人員時表示,目前正積極與中國大陸協商ECFA,與產業界的溝通已大致達成共識,計劃先開放石化、機械、紡織與汽車零件等四大產業。
馬、蕭二人宣傳ECFA不遺余力,從他們的談話中才知道已經和產業界的溝通大致達成共識,其它還有什么可以對外倡導的細節呢?“行政院”、“陸委會”和其它相關機構每天悶頭打卡上下班,針對ECFA的進展、變化、協商原則、兩方的共識與歧見等,難道沒有向民眾報告、解釋的必要?如果有,又是哪個部門的責任?政策透明化不能是空話一句,老百姓不配知道這些事嗎?一旦造成這種印象,民調支持度又怎能提升呢?
不為現行政策宣傳,只拋出一個網站來,有意者上網搜尋可也。這不是親民、為民的態度,不可原諒。民眾上網多半去找自己喜歡的信息,誰會去閱覽枯燥無味的學術報告?想吸引到民眾的注意力,不是件容易的工作。倡導政策更是難上加難,需要絞盡腦汁、努力發揮創意,或可得到些效果。抱著公務員心態,等因奉此辦公文,請查詢某網站。等著挨罵吧!(馬淑靜,作者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裁)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