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人性命、毀人家園的“莫拉克”雖然隱去,但它所帶來的傷害對災民來說可能是終生之痛,即使時間沖淡血痕,但會不會還有下一場“莫拉克”?全社會從這場慘劇中學習到了什么?臺灣有專家指出,“莫拉克”臺風是天災也是人禍,由于地球暖化,未來臺灣還會遭受到“莫拉克”。在我們為這場災難相互指責之際,可能每個人都需捫心自問是否已做好準備,準備調整我們的消費及生產形態,這也包括接受高能源價格。
好山好水好危險
島內媒體連日刊登文章反省這場水災。《聯合晚報》24日社論指出,臺灣好山好水,卻躲不過大自然的危害。臺風過后,大家都在批判臺灣山林河川過度開發的問題。這并不是新鮮題目,每次都要等付出血淚代價才會引起重視,而且多半在一陣爭論和療傷止痛之后,又故態復萌。此時“人定勝天”派總是不會缺席,他們聲稱天然景區必然有風險,只要善加治理就能避禍。結果天災周而復始,與人禍形成惡性循環。
媒體指出,過去與天爭地,一直強調開山辟土、拓荒山為良田的功績,從高冷地帶的蔬果到險坡惡水邊的集居,都算是“臺灣奇跡”的一部分,過度開發的隱憂始終存在……此時此刻,需要在現有的科技和環保趨勢上做出前瞻性的設計。如果還用竭澤而漁的開發手段,或以“四輪傳動吉普車沒有到不了的地方”作為宣傳口號,那好山好水就要一次次在自己手里變成“好危險”!
學學大禹治水
《聯合報》社論指出,大禹治水方法是疏導重于防堵。“莫拉克”對過去數十年的水土政策投下了否決票,那種“今年淹水、明年重建、后年再淹”的治水方法,大禹在4000年前就已否定。但我們在倒塌于知本溪的金帥飯店的同一側,卻發現了37年前遭“那拉”臺風淹埋的“寶島特產店”殘骸。建造金帥飯店時早忘了已被淹埋的“寶島特產店”。現在,不遷村的還是不遷村,還是要就地重建,豈不是又要把新的建筑建在金帥飯店的廢墟上?
文章提醒,“莫拉克”令南臺灣山河破碎,在全島上下為災后重建忙碌之際,可能更需認知在地球暖化的影響下,臺灣未來將面臨比“莫拉克”更有破壞力的臺風,故必須下決心有所應對。
按排放量征收能源稅
有專家指出,臺灣的氣象資料顯示,20年來臺風規模變大,并且降雨量大幅增加。百年來臺灣氣溫增幅高達1.2攝氏度,高溫的海水蒸發到空中的水量變多,經過像臺風這樣的氣流引導就會形成強降雨,這次襲臺的“莫拉克”就是這樣帶來了破紀錄的豪雨。此外,臺灣另一個大危機是沿海地層下陷,養殖場密集抽取地下水,致使有些地區百年來地層已下陷3米,最近聯合國的報告亦顯示,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受影響最嚴重的前10名就包括臺灣。
專家稱,“莫拉克”讓人深切了解溫室氣體排放及地球暖化對人類的威脅。臺灣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為2.65億噸,在世界排第27名,人均排放量則高居第16位。臺灣的油電價格較低,偏低的能源價格提供市場錯誤的訊號,耗能產業的發展影響整體能源效率。專家提出對企業按排放量征收能源稅,并盡快“立法”通過。 (邰文欣)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