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城的歷史應當從清朝建省的巡府衙門算起。歷經日據和光復時代,始終是島內行政、經濟的核心。有歷史的地方自然有值得回味的古跡。古跡保護如何來做,臺北市相關方面也曾經歷多年的摸索。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接受了西方古跡保護思潮的島內學者,眼見隨著經濟成長和都市建設,許多古跡不斷消失,倍感痛心,開始多方呼吁。當年的林安泰古厝保留成為島內古跡該怎樣保護的標志性事件,“老古董”與現代化如何和諧共生,由此擺上桌面。
林安泰古厝是一棟明清閩南單層二進四合院住宅,堪稱古宅做工精致的代表,其拆遷甚至引發了“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公布。臺北市政府將拆下的原材編號保存,經過數年尋找新址和重建才正式完工。而古厝的完美保存激發了民眾對古跡保護的熱情。然而,市政府投入大量經費和人力在原物保留的同時,卻發現一個問題——這些記錄了城市生命的古跡原封不動的保留下來,卻少人問津,成了與市民生活鮮有交集的“老古董”,活化利用一片空白。
古跡活化 不“僅供參觀”
2001年,為了給“老古董”解困,臺北市文化局首任局長龍應臺發起了“古跡活化風潮”。臺北市古跡暨歷史建筑審查委員會提出,“古跡活化再利用的重要原則在于歷史意義的再現與尊重既有地方社會或社區脈絡”。
在不改變原貌的前提下,大量相關的藝文展覽活動開始植入古跡。圓山飯店附近一座百年歷史的英國都鐸式老別墅,原本籍籍無名,變身“臺北故事館”后,可以在此觀看“云門舞集”創作過程特展等,講解員甚至是當地的小學生;抗戰時的公務員宿舍樓,被改造成紫藤廬茶館,各種美學講座常年不斷,茶館成為臺北自由論壇空間的代名詞;撫臺街洋樓原為日商鋪,在原有的馬薩式屋頂下,你可以認識臺北舊城的過往風華;曾經戒備森嚴的臺北市長官邸,辟出了一間餐廳,喝杯咖啡,來份牛排,定期的藝文沙龍成為這里新的地標……
臺北古跡活化賦予古跡以新的功能,讓市民通過看主題展覽、聽講座,甚至吃飯、喝咖啡,飽覽古跡承載的城市記憶,同時將其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民間“認養” 成有力推手
2000年左右,臺北市政府編列古跡保護預算一年約4000萬新臺幣,龐大的修繕和開發費用讓市政府捉襟見肘。隨后,相關地方“法令”進行了增修,納入了古跡再利用與委托民間經營的內容。從此,民間力量介入成為強有力的推手。
臺北市文化局主任秘書王逸群介紹,市政府通常會就某一已修繕完畢的指定古跡,先公開征求“委托民間經營管理”企劃書。企劃書需提出對該古跡歷史文化內涵的理解、創意經營理念、每年的活動,以及財務可行性等。專家組從眾多企劃書中遴選出最優的,予以委托經營。
另外,指導委員將定期考核。如發現經營過于商業化(如超過1/3的面積用于商業經營),就令其整改。如展覽過于冷門,也會指導調整。如錢穆故居曾經做過哲學展,過于專業導致觀者寥寥。后在委員會的指導下,“插花”做了活潑的兒童讀經、哲學講座等活動,立刻吸引了不少人參加。
據了解,臺北共有古跡240個,現被認養的有13個,其中活化經營并實現盈利的有4個。業績最好的是位于鬧市區的臺北市長官邸,僅餐廳月營業額可達近400萬新臺幣。“民間力量就好比一泓活水注入,不但在資金上為古跡維護解困,同時也讓古跡的再利用融入了民間智慧,更加精彩。”王逸群說。(記者 陳夢婕)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