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臺灣數十個社會團體來到臺北壹傳媒大樓,抗議該媒體推出的“動新聞”內容涉及膻色腥、暴力和有侵犯隱私之嫌,臺北市政府和臺灣有關方面也正陸續出臺處罰措施。 中新社發 黃少華 攝
中新網11月27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在頭版頭條報道,繼臺北市重罰壹傳媒“動新聞”五十萬后,二十六日又再度開罰,短短兩天已開出一百萬罰單。臺北市府并進一步宣布,限制學校訂閱《蘋果日報》,直到壹傳媒做出分級標準為止。圖書館也會把《蘋果日報》改為“閉架”陳列,民眾須出示證件,滿十八歲才能借閱,確保青少年不受動新聞污染。
對臺北市府限制《蘋果日報》進入高中以下校園,《蘋果日報》總編輯馬維敏表達強烈不滿與抗議。他表示,有關社會團體關心的“動新聞”內容,《蘋果日報》虛心接受各界指教,也愿意有所修正。但是臺北市政府無限上綱到禁止《蘋果日報》進入校園,就是明顯的打壓與箝制新聞自由,絕對不能接受,《蘋果日報》一定會向市府提出訴愿,同時采取所有可能的法律途徑,爭一個公道是非。
臺北市長郝龍斌表示,首次開罰后,業者已主動移除部分不妥動畫,顯示裁罰已產生警惕作用。社會局昨日繼續監看,發現仍有不適合青少年觀賞內容,根據“兒少法”再次開罰五十萬。
社會局長師豫玲表示,昨日根據一則“少女指控被性侵三十次”的動畫,再度祭出重罰,因其性侵行為描述過當,罰單以限時雙掛號送達壹傳媒。
另外,《蘋果日報》在報紙上刊登“二維條形碼”,兒少用手機即可觀賞動新聞,郝龍斌說,在壹傳媒未改善分級狀況前,臺北市高中(含)以下學校全面停止訂閱《蘋果日報》,并勸導學生不要把報紙帶到學校。同時,要求學校把所有計算機網站IP鎖碼,禁止接觸動新聞。
針對“動新聞”事件,臺北市教育局昨發短信通知學校停止訂閱及鎖碼IP的規定,為避免學生以手機觀看,請學校制定手機管理規范,并加強性教育及法治教育以維護學校優質學習環境。教育局長康宗虎說,身為教育單位,不希望青少年受到動新聞畫面污染;若學校或學生不從,將加以勸導,希望學生閱讀“正當”書報。
郝龍斌說,市立圖書館也會把蘋果日報改為“閉架”方式陳列,民眾須出示證件,滿十八歲才能借閱,確保青少年不受到動新聞污染。他也呼吁相關機關針對以動畫描述新聞事件的新聞處理方式,盡速訂定分級標準。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