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消息,由陳凱歌執導,黎明、章子怡、孫紅雷、王學圻等一眾明星聯袂出演的華語巨片《梅蘭芳》,即將于12月5日全球上映。 中新社發 紹常 攝
|
12月3日消息,由陳凱歌執導,黎明、章子怡、孫紅雷、王學圻等一眾明星聯袂出演的華語巨片《梅蘭芳》,即將于12月5日全球上映。 中新社發 紹常 攝
|
中新網12月4日電 臺灣《聯合報》4日刊發劇場導演、專欄作家侯剛本的文章《梅蘭芳風骨 政客怎不汗顏》說,從社會教育意義的角度觀之,電影《梅蘭芳》似也為全民百姓上演了一場:“藝術與人文”機會教育的最佳戲碼。
文章摘錄如下:
那天,接獲電影公司的邀請,出席“梅蘭芳”的試映會。或許,對一個曾經坐科學京戲的我而言,“梅蘭芳”他所象征的,不只是一個狹義的人名、一種京劇旦角表演藝術的流派;他,更是一位代表菊壇梨園行,人人永遠崇敬的精神領袖;以及大時代峰火狼煙下,一個可敬可佩的愛國藝人。
有趣的是,當“梅蘭芳”隨著文化氣候的流變之間,眼看梅派藝術從民俗戲臺到菁英廟堂,再從菁英廟堂幻化為普羅電影藝術的當兒;電影世界里的戲劇時間所呈現的,不光只是一部同步交織著動人唯美的文藝劇情片型式,以及個人傳記式風格的影像文本詮釋再現。試從社會教育意義的角度觀之,這部作品似也為全民百姓上演了一場:“藝術與人文”機會教育的最佳戲碼。
走出戲院回到信息爆炸的真實世界里,我們或許聽聞了太多高喊“愛臺灣”的政客們,為著自身政治利益反倒吃相難看地愚弄著那群死忠支持他們的社會大眾時……;回想梅蘭芳一介伶人,當年可以為了抗日拒演險些送命的愛國情操;對照相較于時下許多受過高等教育,偏偏大行貪贓枉法、滿口空談的官宦顯達之輩們……;或許這部電影另一份深層的潛在隱喻里,未嘗不是提供給那些自稱“愛國之輩”者,學習何謂真正愛國的品格借鏡。
無奈的是,當“后年代”一切理所當然被分崩離析、徹底解構的此刻,如果說,連國族也都被解構掉了,那又何嘗存在著所謂“愛國、愛家、愛臺灣”的意識形態?還是說,這些我們每天聽到都已經麻木的官方說法,不過亦是另一種后年代風情里所展現的一份,同樣呈現多元卻也充滿不確定的“各自表述”時代現象?
慶幸“梅蘭芳精神”脫離了時代的無情洪流,在亙古的永恒光譜下,持續地被后人景仰著、追憶著、效法著……。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