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3·22大選”迫近,島內政壇一片混戰,爆料事件此起彼伏,政治口水你來我往。而細心之人不難發現,近段時間,各種團體和個人的政治表態愈發密集,或挺馬或挺謝。其實,這類行為是政治選舉中的一種政治表態學,通俗地講就是押寶文化。
那么都是一些什么人在表態、押寶,他們又有何動機,而這些政治表態對“大選”的影響又是怎樣?對此,本報結合臺媒報道,及電話采訪臺灣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暨政治經濟研究所助理教授周志杰進行闡述分析。
“大選”逼近 政治押寶瘋狂上演
四年一次的臺灣 “總統大選”,已進入最后的關鍵階段,藍綠陣營激戰愈烈,有些個人和團體在閱盡政壇的種種“風起云涌”后,似乎已經洞悉未來,紛紛站出來表態,支持某位參選人,將身家押寶于某人,期待未來飛黃騰達,或大展鴻圖。
個人方面,稍早時候有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接受日媒專訪發聲挺謝,近日又有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露臉支持謝,有人挺謝,當然也有人挺馬,醫界有全臺醫院協會理事長吳德朗脫“綠衣綠帽”相挺,宗教界的星云法師、妙天禪師也望向“藍天”。而團體表態挺馬或挺謝的,近來也頻頻見諸報端:馬蕭司法改革聯盟成立,法界大佬齊捧場;島內文化教育界眾多知名人士出席誓師大會,表態支持馬蕭;青商會總會長力挺長昌,破除國民黨挖角傳言等等。
周志杰分析說,這類政治表態在臺灣已經成為一種文化,而且已經成為一種政治藝術,在西方稱之為政治表態學或表態政治學,說白了就是一種政治押寶或賭博,指在政治選舉中,有一定社會地位、或有潛在社會影響力的特定選民,在選舉中表現出來的支持某參選人的一種姿態或立場,往往這些特定選民雖然沒有擔任實質、有重大影響力的政治職務,但是他們的表態,很有可能移動一些選民對特定參選人采取支持或不支持的態度,并付諸行動;而同時,能讓受到支持的參選人在獲勝后記得自己的恩惠。
形式多樣 政治表態大有學問
由于事關重大,如何進行適當的政治表態,也成了很多 “特殊人士”的必修課。
周志杰說,政治表態如果簡單來說,無非就是直接與間接兩種。聯署登報支持,露臉為某參選人站臺造勢,在接受訪談時透露意向鼓動選民選擇或改變意向等等,這些都可以視為直接支持。而間接支持,往往是比較含蓄的,例如拿同樣的接受媒體訪談來說,工商界大佬不會直接表態支持某參選人,但可能這樣說,某項政策施行 (其實是某參選人提出的政見),股票會上漲,在其所謂“專業性談話”的“包裝”下,宣示了某種意圖;還有更高明的表態的,曾經有位宗教界人士這么說,“希望選民給馬先生找個工作”,明眼人一看便知其意,因為馬英九現在沒有任何官職與黨職,如果當了“總統”,當然就有工作啦。此外,企業界或是民間團體如果支持某人,也可能采取比較迂回的方式,如在聚會時機,只邀請特定參選人及陣營人士出席或致辭。
周志杰還分析說,對于政治人物或政客,他們一般是“用嘴”發聲表態力挺,也有人 “用腳”支持,即為參選人站臺一起造勢;而工商界人士往往是 “用錢”,以這項銳利的武器支持。但工商團體又怕直接捐錢會惹麻煩,也經常采取“隱性”方式,“投參選人所好、所需”,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式:即贊助參選人成立的與政治無關的基金會,或是為參選人特別強調的弱勢群體募捐。這種方式,雖然不如與參選人見面握手那般熱鬧,卻是“戰斗力”十足,準能叫參選人“點滴在心頭”。
動機不一 立場選擇私心主導
特定選民或團體的政治表態,其出發點是于公還是于私?周志杰認為,這些人士選擇立場、表態押寶,更多的是利益驅使,私心在主導。
周志杰說,一般來說,因為看好某位參選人,選民才會去支持他;也有的是與參選人私誼不錯,理所當然力挺的;還有就是認可、認同某位參選人的政見和參選理念,而予以支持的。除了這些,特定選民之所以選擇,或會去支持某人,更多是利益在起作用。
當特定選民認為某人的勝選幾率大,而且在其勝選后,會讓自己的社會地位和已有利益得到更進一步的鞏固,或是在行業發展中更加如魚得水,或是能讓自己從政更有了資本、從商的日后“朝中有人”,在這巨大利益的盤算與誘惑下,私心就理所當然主導了一切,讓特定選民做出他們覺得應該做的選擇。但是也不乏有馬謝兩邊都押寶的,因為政壇難料,免得表錯情,押錯寶,到頭來“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還是“兩手抓”穩妥。
有人是想從中漁利,但也有人是無奈、不得不做有選擇的表態。比如那些早早地就與綠營或藍營利益交錯,成為“利益共生體”、“命運共同體”的人士和企業團體,他們不得不繼續力挺原來支持的陣營,免得表錯情,到時被秋后算賬更甚。
影響幾何 獨立選民意向參照
那么這些特定選民或團體的政治押寶,對臺灣“3·22大選”的影響有多大,他們選擇挺誰,又會影響到哪些選民的選擇意向?對此,周志杰分析認為,這些特定選民的選擇,其中效應不一,對獨立的中間選民影響較大,往往能成為這些選民的意向參照。
重量級人物的政治表態,確實會積極影響選情。例如,2000年陳水扁參選“總統”,當時包括了時任“中研院長”的李遠哲、大陸工程董事長殷琪、奇美董事長許文龍、長榮集團的張榮發以及云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等人,島內多位重要企業家的集體背書確實對陳水扁團隊起到了“臨門一腳”的良好的加分效果。
因為在對陣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不少選民仍對參選人存有疑慮,繼續觀察,等待時機出手,而此時有那么一些 “正道名士”、有公信力的人士突然發聲表態,肯定對這些選民產生重要影響。尤其是那些接受過教育,具有獨立判斷意識的中間選民,這些選民的比例大概占到3%-5%,在馬謝兩軍五五波對壘的情況下,這些人的選擇顯得異常關鍵。
還有一種特定人士的臨時“倒戈”、“轉向”情況,也對選情沖擊極大,比如藍、綠陣營的知名人士突然改變意向,轉而支持對方,肯定大大沖擊固有陣營的選情,而有利對方陣營。
對于臺灣選舉中的押寶文化或稱表態文化,周志杰認為這是一種有異于西方文化的東方儒家文化的體現,它是在中華文化底蘊下與西方選舉制度結合產生的一種特殊的政治文化,已經成為選舉文化的一部分,并為選民、參選人、表態者三個利益方所接受和看重,而且在選舉中還具備不俗的效用能力,這種押寶文化將繼續在選舉中流傳下去。
導報記者 林連金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