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改稱“華語” 臺報指當局慢火煮青蛙
2008年02月13日 17: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2月13日電 臺當局“教育部”通過九年一貫語文領域“微調”內容,“中文”改為“漢字”、“國語文”則變為“華語文”。臺灣《聯合晚報》今日刊文質疑,“國語”改名“華語”,真的只是“微調”嗎?還是會產生慢火細燉的“煮青蛙效應”,要讓下一代對中國文化認同不知不覺的消逝?
文章說,只把“國”字改成“華”字,這個改變看似微小,但是“一字千金”、“見微知著”,背后所承載的意義與影響,舉足輕重,難道“國語文課綱審議委員”眾多專家們,不了解文字所蘊含的奧妙?
文章指出,從文字約定俗成的用法,“國語”是針對本國人來說的,“華語”則是針對外國人說的,語文的稱謂主客有別。舉例來說,杜正勝(臺當局“教育部長”)會說“我要回家”,但應該不會說“我要回杜公館”,因為“家”是自己說的,“公館”是外人說的。杜“部長”稱自己的父親叫“爸爸”,但不會喊成“杜先生”,兩個不同的稱謂,指的都是同一個對象,稱謂不同是因為內外有別,并不會造成混淆。
當臺灣人不再說,“我會說標準的國語”,改口自夸“我會說流利的華語”,豈不隱隱然以外國人自居了?
文章寫道,文字是文化的載具,深遠的來說,會影響文化的認同。韓國人把中國文化當成是寶,臺灣卻自稱“本國人”說的語言是“華語”不是“國語”,寫的是“漢字”不是“中國文字”,意識形態上要跟中國文化作切割。而且從“國民教育”的根本來“微調”,就像“青蛙煮水”一般,久而久之,下一代的“國民”將不知“國語”為何物?
課綱、能力指標的用語調整了,教科書也將跟著調整,考試的內容和方向也要調整,在考試引導教學的臺灣,這個“微調”,恐將產生巨大的連鎖效應。
【編輯:張明】
相 關 報 道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