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6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6日刊登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大陸所教授邵宗海的文章指出,TVBS造假事件可以被社會檢視甚至唾棄,但政治與商業斗爭卻披上了正義的外表,讓民眾忽略了丑陋的本質。
文章表示,臺灣TVBS新聞臺爆發“新聞造假事件”,對一個具有中國傳統、主張應以“誠實取信觀眾”的臺灣社會來說,這是個卑鄙不足取的行為。所以,事件爆開之后,各界對TVBS的撻伐之聲不斷。看起來,臺灣社會好像是充滿了正義。
但是,另一方面,政府與其他媒體對此事的處理,雖以“正義”為由,但實質上給外界的感覺卻是在進行政治斗爭或商業競爭。
以“行政院長”蘇貞昌嚴詞批判該臺看政府的立場,可以發現有兩個自相矛盾的現象:一是蘇用極高標準痛責該臺,卻沒有用同一標準苛責過部屬鄭文燦。鄭在日前以“新聞局長”身份,介入臺灣電視公司股權轉讓事件,被具有股份的日本富士通電視斥為“丑聞”。
另一個是民進黨當局火力全開,炮轟TVBS造假,但在稍早,臺灣檢察官起訴陳水扁妻子吳淑珍用“真發票報假賬”時,卻沒有聽到任何來自民進黨當局的“正義”之聲,包括蘇貞昌在內。
為什么TVBS會讓民進黨官員這么亢奮,其實說穿了,就是TVBS臺長期以來在新聞處理中沒有傾向支持政府。特別是該臺總經理李濤主持的“2100全民開講”節目,更是擺明了要挑戰政府很多不當的政策。民進黨當局對TVBS造假事件的批判,是因為好不容易找到了對手的痛處,所以要給予重擊。
再以臺灣其他有線新聞電視臺對TVBS毫不留情的批判來看,可以看到另一種斗爭。照理說,TVBS新聞造假事件對社會形成不良示范,是屬“公論”,任何一家認為自己是“社會公器”的媒體,對這種行為不予認同并給予譴責是可以的。
但問題是,同樣的“造假新聞”,許多新聞電視臺不但都有播放,而且都未盡到“審核程序”的責任。如果TVBS造假有責,那么其他電視臺也同樣有責。可是等到造假事件爆發之后,這些有線新聞臺竟然擺出正義凜然的姿態,對TVBS提出專業與道德層面的批判。甚至傳出消息說,有些電視臺主管要求記者與主播全力批判TVBS,以求收視率上升,并達到打擊對手的效果。
為什么其他新聞臺采取攻擊策略?除了表面上“伸張正義”與“誠實報道”的理由之外,真正原因恐怕是TVBS收視率一直領先。
這就是今日最讓知識分子感到憂心的地方。TVBS造假事件可以被社會檢視甚至唾棄,但政治與商業斗爭卻披上了正義的外表,讓民眾忽略了丑陋的本質。每個人的心得是:可以用“合理”的手段,來達到不合理的目標。而這樣的過程又有誰在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