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2005年以來,為順應臺灣島內農業組織和農民的呼聲和需求,大陸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擴大臺灣農產品進入大陸市場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準許進入大陸市場的臺灣水果品種由12種擴大到22種,并對其中15種水果實施進口零關稅政策,對原產臺灣地區的11種蔬菜和8種水產品實施進口零關稅政策;實施了通關檢驗檢疫便利便捷措施,加快通關查驗速度;并在島內農產品集中上市豐產滯銷的時候,組織大陸供銷系統和農業企業入島采購等。這些政策措施的實施緩解了島內農產品豐產賣難的問題,為廣大臺灣農業生產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受到了島內農漁民的積極響應和熱烈歡迎。
為使臺灣廣大農民能切實享受到大陸出臺的惠及臺灣農民政策措施所帶來的好處,近年來,我們積極開展了十余次形式多樣的臺灣農產品宣傳推介活動,組織了島內90%以上的各級農會、專業協會、產銷班及基層農民8000多人次來大陸參展參會,展示展銷了來自島內的30余種熱帶水果,以及800多種農產品深加工系列產品,這些展會累計簽訂項目合作合同及農產品購銷訂單229億元人民幣,促進了臺灣農產品在大陸市場常態化銷售,增進了大陸廣大消費者對臺灣農產品的了解與認同,穩固了面向主要目標消費城市的運銷渠道,并建立了多個臺灣農產品交易平臺。下一步我們將根據臺灣農業生產者的實際需要,進一步開放臺灣農產品進入大陸市場的品種,幫助臺灣農民開拓大陸市場,保護臺灣農產品知識產權,加強大陸市場監督管理。
記者:伴隨兩岸“三通”的實現,兩岸農產品貿易將進一步擴大,請介紹一下幫助臺灣農產品開拓大陸市場的銷售平臺建設情況。
陳總:為擴大臺灣農產品在大陸市場的銷售,切實解決臺灣農產品在大陸市場銷售存在的渠道不穩、運銷成本高、保鮮損耗過大等問題,2005年以來,大陸已陸續批準建立了廈門臺灣水果銷售中心、霞浦臺灣水產品集散中心、海峽兩岸(東山)臺灣水產品加工集散基地以及海峽(福建漳州)花卉集散中心、海峽兩岸(泉州)農產品交易物流中心等多個交易平臺。兩岸“三通”實現后,人流、物流成本降低了,臺灣農產品特別是臺灣水果對大陸出口量進一步增大。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我們將在大陸的大中城市逐步布點,建立一些新的臺灣農產品銷售集散中心。去年,上海西郊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增設上海臺灣農產品交易中心,該中心將于今年掛牌運營。
記者:兩岸經濟合作愈趨緊密,如何看待未來兩岸農產品貿易的發展?
陳總:我注意到臺灣有關方面的資料顯示,早在2007年大陸(包括香港)就成為臺灣地區農產品最大的出口市場。目前臺灣農產品進入大陸市場有很多有利條件,但大陸的農產品進入島內市場還有一些限制,考慮到臺灣當前的經濟現狀以及對農產品的敏感程度,我們對臺灣同胞對大陸農產品進入臺灣市場的關切表示充分理解和尊重。實際上,大陸在溫帶果蔬及其制品、大宗糧食作物等方面具有比較優勢,臺灣在熱帶果蔬及其制品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兩岸農產品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在品種上不會形成相互競爭。近兩年來,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與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合作入島舉辦了兩屆海峽兩岸食品展覽,借助這個平臺,我們以樣品、圖片、光盤等形式展示推介了大陸的農產品,讓臺灣消費者、生產者能夠真正了解到大陸農產品的品質情況,通過與大陸農產品直接接觸,感受到大陸農產品不是對臺灣農產品市場的沖擊,而更多的是對臺灣農產品市場的補充和調劑,使臺灣消費者、生產者能夠享用到更加價廉物美、新穎多樣的農產品,豐富和擴展島內的消費市場。我相信,隨著兩岸農產品貿易機制化和制度化發展,能夠最大限度地保障兩岸農民的利益,進一步推動深化兩岸農業產業合作和資源一體化配置,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前景將更加廣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