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大陸路線變換圖
20年來,從政治對立時代艱難起步,經歷李登輝“戒急用忍”的禁錮,直至今日仍在陳水扁“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八字緊箍咒下夾縫求生,活躍在大陸的百萬臺商屢屢突破島內“獨派”政客設立的層層藩籬,闖出一片天地。
前赴后繼的四波投資浪潮
臺商“試水”大陸,緣起臺灣當局1987年正式解除“戒嚴”。第一波投資潮奠定了以輕紡業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基礎,投石問路的也大多是中小型企業。
臺塑大王王永慶1990年的大陸行,掀起了第二波投資潮。王永慶在考察廈門海滄區后,擲下興建石化工業城的“901工程”重磅規劃。此舉恰逢第一波臺商投資效應勢微,雖然“王永慶震撼”未能最后成行,以石化、重化工為代表的資本密集型產業投資潮卻風生水起。
2000年又是一個分水嶺。如果說前一個十年臺商投資大陸尚且集中在代工生產的“小打小鬧”的話,后一個十年的臺灣晶片業西進,則標志著臺商對大陸投資結構的全面調整。自此臺灣高科技產業蜂擁搶灘“登陸”,以電子業為代表的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第三波投資者紛至沓來。
2005年,中國國民黨、親民黨、新黨主席先后訪問大陸,并同中共中央達成廣泛共識,其中多項內容涉及兩岸經貿,開啟了第四波“投資潮”,第三產業的服務業就此挑起大梁。
北上西進的新路線
無獨有偶,臺商西進大陸的路線也幾經波轉。兩岸堅冰初破時,“先吃螃蟹”的臺商們,大多通過繞道香港投資的迂回方式,投資地點也多選擇在地緣相近、血緣相同的福建及珠三角地區。
20世紀90年代后期,以上海浦東為核心的長三角地區逐漸成為臺資的又一個聚集地,并延伸到環渤海甚至西部等腹地地區。目前,臺商投資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中南地區和華北地區,江蘇、廣東、上海、福建和浙江是前五大投資地區。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非教授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采訪時表示,臺商對大陸的投資由南向北、由東向西擴展,將在環大陸沿海外凸弧形地帶的基礎上,由沿海向內陸輻射,形成“遍地開花”的全方位發展格局。
從城市跳躍到農村
1992年,臺灣茶商李瑞河回到祖籍地福建省漳浦縣創辦天福集團,選擇了祖祖輩輩的老本行經營茶葉。如今天福在大陸擁有570多家連鎖店,李瑞河也得到“兩岸茶王”的美稱。漳浦后來也成為兩岸經貿論壇上宣布批準設立的臺灣農民創業園之一。
看準大陸“新農村”建設的商機,“都市輻射農村”,搶先布局廣袤的農村市場已經成為臺商地域遷徙的一個新特征!按箨戅r村市場將成為臺商爭奪的新目標。一些臺商正逐漸向大陸農村市場轉移,并有可能引發一場新農村市場商戰!比珖䥇f常委、中央統戰部原副部長田鶴年說。
兩岸農業合作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步,截至2006年底,試驗區、創業園有臺資農業企業近4500家,占大陸臺資農業企業的73%左右。“新臺農”們為內地農業向高效優質發展起到了示范和推動力量。(李寒芳)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