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霸占臺灣時,提出只有消滅中文,才可同時消滅漢文化及臺灣人的漢民族認同,但日人最終承認失敗:“漢民族向來以五千年的傳統民族文化為榮,民族意識牢不可拔。屬于此一漢民族系統的臺灣人,雖已改隸四十余年,至今風俗、習慣、語言、信仰等各方面仍沿襲舊貌”。1997年8月24日,“獨”派組織“世界臺灣同鄉會”在宜蘭召開“文化重建座談會”,一再強調文化重建對“臺灣建國”的重要性,認為沒有文化扎根的“建國”,臺灣也只不過是一個沒有實質內涵的地理名詞;但又同時主張,不應過度強調追尋傳統文化,因為追尋到頭很容易變成中國文化,例如研究臺灣媽祖信仰,絕不能來自大陸湄洲,因為這樣發展的結果會讓“本土化變成中國化”。可見搞“文化臺獨”只是自欺欺人的把戲。
文章說,民進黨當局還對臺灣本土意識原來的政治意涵予以竄改,即與過去反帝、反殖民、反封建的傳統割離,改為臺灣與中國歷來都是分開、對立的關系,為其大搞“政治臺獨”提供理論和民意依據。陳水扁元旦文告對今年“二二八事件六十周年”著墨甚多,就是為了推動“政治臺獨”崛起。“二二八事件”原本只是一場反對國民黨貪官污吏的事件,但陳水扁、民進黨及所有“臺獨”組織,都按照史明的《臺灣人四百年史》,將這一事件定義為“臺灣人起來反對外來中國人統治者的殖民地解放斗爭”。除肆意操弄“泛二二八史觀”外,還無限上綱,擴大打擊面,不但把蔣介石定為元兇,還要徹底清算中國國民黨,消滅外來中國人政權的殘余勢力。
“法理臺獨”派的迷幻亢奮
文章認為,陳水扁的“臺獨”分裂集團雖然不斷有“自我實現的預言”,但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何況要在“立法院”通過“制憲正名”的門坎很高,“修憲”通過變更“領土”的可能性也不大。民進黨當局提出的“憲改”方案,可能標出“臺灣國民”的概念,讓“新憲法”隱藏著“法理臺獨”的基因和引導力量,對外則狡辯沒有違背“四不”承諾。即使這樣做也是危險的,因為臺灣當局由下而上、由內到外大搞“法理臺獨”的宣傳戰、心理戰和“運動”戰;“政治臺獨”與“法理臺獨”界線模糊,互相滲透,陳水扁民進黨正在以“政治臺獨”崛起的戰略,推行有實無名的“法理臺獨”。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