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5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今日刊登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主任吳英成的文章,通過一個新加坡人的視角,從“媒體自由化”、“政黨斗爭”、“民生”、“腐敗”、“本土意識”及“兩岸交流”等方面,講述了自己對臺灣政局近三十年變遷的觀察。摘錄如下:
1979年9月,我到恒春參加受訓。當抵達高雄小港機場時,隨身帶著沒吃完的新航餐點蘋果入境,卻當場被臺灣海關人員攔下,要求我立刻把蘋果吃完。我這才意識到新加坡人眼中不起眼的蘋果,對當時還生活在戒嚴時期的清貧臺灣人而言,竟是十分昂貴的進口水果。
臺灣小說家黃春明曾就這個課題寫了一篇小說《蘋果的滋味》,敘述值四斤米一個的蘋果如何美味,后來小說還改拍成票房不錯的臺灣電影。
1981年10月,我因獲得新加坡公共服務委員會海外獎學金,再度赴臺在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修讀學士學位。在臺大求學四年期間,曾兩度歸國。每當通過桃園中正國際機場海關時,雖然我已記得不能帶蘋果入境,但行李中偶爾總是會被海關人員查出來自中國大陸的日用品或出版物,當然全都遭到沒收的下場。
1980年代初期的臺北,大街小巷仍不時出現“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保密防諜人人有責”的口號標語。在大學校園內,《三民主義》等政治課程也是無人(本地生、僑生、外籍生)可豁免的必修科目。除了校園的政治意識形態教育,社會輿論也被警備總部等情治單位嚴密監控,三家電視臺(臺視、中視、華視)及兩大報(《中國時報》、《聯合報》)是當時最主要的媒體。
媒體自由化后成“亂源”
在戒嚴高壓時代,許多臺灣的反對黨與新聞工作者無懼個人身家威脅,努力爭取言論自由,而報禁及電視頻道的壟斷局面,也終于隨著1987年7月蔣經國宣布解除戒嚴陸續開放。
從1994年開放有線電視設立的申請后,2006年臺灣有線電視收視戶總戶數已接近465萬戶,有線電視普及率高達63.32%。目前有線電視業者一天24小時提供約80個頻道的節目供民眾收看。
另外,自2003年5月登臺的《蘋果日報》對報業造成極大沖擊,臺灣報紙版圖也因此重新洗牌。
解嚴將近二十年后,蓬勃喧嘩的臺灣媒體雖然享受前所未有的自由發揮空間,卻又背上“臺灣亂源之一”的惡名。一黨獨大的政治威權已走入歷史,但箝制新聞的背后黑手已化身為政治立場鮮明的媒體老板、高層主管。
同時,新聞篩選也受自由市場機制下的各類廣告主、收視率競爭、閱報率調查等所牽制。
現今媒體在政商力量夾攻下,變得藍綠立場分明、收視率掛帥、羶色腥當道,加上經濟不景氣,飯碗飽受威脅的記者不得不自我設限,讓新聞專業尊嚴蕩然無存。
臺灣媒體在惡性競爭的收視率(或銷量)壓力下,經常為爭搶獨家新聞,未經查證道聽途說的消息或捏造新聞,時常侵犯受訪新聞對象的基本人權,甚至未能顧全大局傷害到臺灣本身的利益。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