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中美關系中有關臺灣議題的地位貌似有所下降,但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前這個特定階段
近日,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著名中國軍事專家沈大偉,以及美國前駐華大使李潔明等認為,中美關系在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領域的發展勢頭良好,臺灣問題已不再是中美關系中的核心議題。而就在2004年,沈大偉和密歇根大學政治系教授李侃如等人還憂心忡忡地指出,大陸對兩岸漸行漸遠的焦慮感已上升到前所未見的程度,如果它在2006年對臺采取軍事行動,一點也不意外。為何兩年時間,美專家言論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
美國表現出積極姿態
美國專家的新近看法肯定了中美關系的良好發展,也顯示出進一步推進中美關系穩定和發展的意愿。回顧幾年來,相比2001年之初對華政策的咄咄逼人勢頭,布什政府在其執政后半期,比較重視和推動中美關系穩定發展,美國在應對對華關系中的臺灣因素時也的確有較明顯的積極姿態。個中原因不外乎反恐迫使布什對當初對外戰略進行重大調整、美國陷入大中東困局、中美的經濟和安全利益共同點增多、中國自身實力穩步壯大、中國在臺灣問題上一貫立場鮮明等因素。
在這個背景下,美國專家對臺灣問題進行注解、為中美關系發展營造氛圍也可理解。美國忌憚因臺灣問題而最終與大陸攤牌,對陳水扁的挑釁早就不放心。今年,陳水扁當局大玩邊緣政策、挑戰“一個中國”原則。而陷入種種困局的布什政府擔心被陳壞了大事,因而多次警告其必須停止單方面改變現狀、挑戰大陸底線的言行,力圖使臺灣問題不出大的麻煩,避免美國最終面臨是否卷入戰爭的兩難抉擇。
試探中國政府口風?
中美關系中有關臺灣議題的地位在雙邊多領域關系發展中貌似有所下降,但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前這個特定階段。這一階段能維持多久,取決于美國脫困的步伐,取決于“臺獨”分子的挑釁程度,更取決于大陸解決臺灣問題的戰略和策略進展。也正如美國專家同時表露的,將繼續關注大陸的軍事代化,這才是實質性因素。在當前島內局勢相當微妙的狀態下,或許他們的言論一開始就帶有試探中國政府口風和敏感舉措的煙幕成分。
盡管取向不同,但中美需要在戰略層面,共同防備臺灣當局鋌而走險。美國在臺灣問題上一直奉行平衡政策,明里鼓勵兩岸對話,反對“臺獨”,暗里高度警惕大陸對臺動用非和平手段,暗中展開美臺軍事安全合作,鼓動和強迫臺灣當局購買巨額軍火,賺取巨額軍售利潤。
繼續考驗中美關系
臺灣問題事關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攸關中國國家安全。盡管中美關系取得多層次和寬領域的良好進展,但這無法改變和動搖臺灣問題在中美關系中的重要地位。
中美關系在臺灣問題上經歷了二十年對抗和三十多年的外交紛爭。即使在中美戰略合作基礎最牢固的時期,美國仍不時拿臺灣問題對中國進行牽制。美國立下“特殊情況”下保衛臺灣的法律,國內存在大量親臺議員。當中國全國人大正式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后,美國發表不同看法,堅持對臺軍售,指責中國軍隊現代化進程。去年2月,美國眾議院兩黨議員聯合提案,要求布什政府恢復與臺灣的所謂“外交關系”。今年11月,美國中期選舉后,親臺勢力在國會的影響也有所上升。這樣看來,臺灣問題將繼續考驗中美關系的發展。
來源: 國際先驅導報 作者: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 楊鴻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