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7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臺北中正紀念堂(“臺灣民主紀念園區”)6日被臺當局列為“國定古跡”。園區內的“大中至正”牌樓、“中正紀念堂”招牌以及蔣介石銅像的命運,又操控于民進黨當局的手中。
報道說,臺“教育部”要不要將“大中至正”牌樓的四個大字改成“民主廣場”或“自由廣場”,要不要將“中正紀念堂”的招牌改成“臺灣民主紀念館”,甚至要不要將高達6.3米、重達21噸、目前仍被“禁閉”中的蔣介石銅像拆除,操控權都在臺“教育部”和“文建會”手中。
招牌銅像命運 在“文建會”手上
今年二、三月間,民進黨當局揚言要拆除“中正紀念堂”(當時尚未改名)的圍墻。臺北市政府為了反制,隨即將中正紀念堂列為“暫定古跡”,而且暫定古跡的范圍包括中正紀念堂的圍墻,不準民進黨拆除圍墻的一磚一瓦,更不允許當局打“大中至正”牌樓和蔣介石銅像的主意。
雖然中正紀念堂的主管機關是當局“教育部”,但因中正紀念堂屬于“行政院”的三級組織,其“組織條例”是“立法院”三讀通過并經過公布的。于是,“教育部”另訂了“臺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定位為四級單位,藉以取代中正紀念堂。
這項做法雖有爭議,但“教育部”仍于今年“五二○”前夕,邀陳水扁和當時的“行政院長”蘇貞昌共同完成“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揭牌儀式。陳水扁當場還指示“教育部”,要進一步將“大中至正”牌樓正名為“自由廣場”。
“政院”北市斗法 輸贏仍難預料
完工于1980年的中正紀念堂,建筑物還不滿30年,就要列為古跡,當時“教育部”官員還以此嘲笑臺北市政府。但臺北市政府的這項做法確實奏效。在“文資法”的保護下,“教育部”確實動不了“大中至正”牌樓、“中正紀念堂”招牌和蔣介石銅像。“教育部”所能做的就是深鎖大門,將蔣介石“禁閉”起來。
為了達成陳水扁的指示,時隔兩個多月,“教育部”又悄悄地向“文建會”提出申請,將“臺灣民主紀念園區”列為“國定古跡”。目前看來,民進黨當局已取得了主控權。只是兩大機關的預算通不通得過“立法院”這關,預計困難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