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要求福建應抓住兩岸“三通”的新機遇,積極擴大“三通”效應,做好包機航點和直航港口的運營,繼續推動與金馬澎的直接貿易往來。當日,福建省經濟工作會議在福州召開。 中新社發 劉可耕 攝
|
12月15日,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要求福建應抓住兩岸“三通”的新機遇,積極擴大“三通”效應,做好包機航點和直航港口的運營,繼續推動與金馬澎的直接貿易往來。當日,福建省經濟工作會議在福州召開。 中新社發 劉可耕 攝
|
中新社福州十二月十六日電 題:“大三通”開辟臺商海峽西岸創業“第二春”
中新社記者 羅欽文
兩岸海上直航十五日已經全面啟動。在從大陸出發首航臺灣的十五艘船舶中,海峽西岸的福建有十艘,占了三分之二;從福建起航的船舶,盡管沒有搶得首發的先機,還是憑借地理相近的先天優勢成為大陸抵臺第一船。
在大陸開放對臺直航的六十三個港口中,福建八個港口入列,是大陸對臺直航港口最多的省份,與臺灣各主要港口的距離也最近,與臺灣主要港口之間的直線距離都在一百六十五海里之內。繼福州、泉州、廈門首航之后,其他港口隨后將陸續開通對臺直航航線,在臺灣海峽鋪設起一條條“黃金海路”。
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黃金海路”的鋪設,凸顯了兩岸“大三通”后福建深化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巨大潛力與廣闊前景。參加了福州港首航儀式的福州市臺胞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黃益建感言,兩岸“大三通”必將助推海峽西岸經濟騰飛,使臺商到大陸創業迎來了“第二春”。
黃益建是最早到福州投資的臺商之一。一九八六年,他來到福州投資創辦了閩臺行貿易公司。二十多年在福州經商貿易的這位臺商說,直航不僅縮短兩岸距離,節省運輸時間,降低運輸成本,而且將增進兩岸同胞的大團結,體現兩岸同胞的大團結。
過去,走兩岸三地彎靠航線,福州到基隆有四百七十海里,到臺中有五百八十海里;而直航后,福州抵基隆、臺中均只有一百五十海里左右,運距分別縮短了六成八、七成五。據專家測算,按照兩岸貿易海運貨物年運輸量七千萬噸計算,海上直航后每年可節省運輸時間十一萬小時,降低運輸成本一億多美元。
海峽兩岸之間,路近了,心更貼近,商機無限。已經在長樂建成一個水泥研磨廠和一座二萬五千噸級碼頭的臺泥,看好兩岸“大三通”后的市場前景,目前正積極布局福建市場。其董事長辜成允表示,兩岸“三通”后,臺泥可以把福州作為臺灣水泥進軍大陸市場的窗口。
在海協會、海基會臺北會談開啟兩岸“大三通”時代的今年十一月,福建新設臺資企業十三家,新增投資九千萬美元、注冊資本四千七百萬美元,比十月分別增長百分之三十三、百分之五十一。臺商來閩投資大幅增加,顯現了兩岸關系發生積極變化的效應,也預示了臺商海峽西岸創業“第二春”的到來。
抓住兩岸“三通”的新機遇,福建鼓勵臺灣相關企業參與福建的港口設施建設,來閩設立辦事機構,拓展航運業務;希冀閩臺兩地港口企業和航運業界增進交流,加強合作,共建“環臺灣海峽港口群”,互惠互利,共享雙贏。在兩岸“三通”格局中,福建力圖成為中西部地區與臺灣對接的中轉樞紐和綜合通道。
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提出,進一步發揮臺商投資區、保稅港區、農業試驗區、林業實驗區、農民創業園等平臺的功能優勢,積極利用臺資,深化產業對接,擴大對臺貿易,打造“海峽旅游”品牌,加強金融合作,進一步提高和擴大閩臺經貿合作的層次與領域。
當下,正值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寒冬”,福建抓住兩岸“三通”的新機遇,積極擴大“三通”效應,推進閩臺經貿交流合作。福建各口岸部門相繼出臺一系列服務臺資企業的舉措,扶助臺資企業在大陸持續發展。這些如同兩岸“大三通”一般,讓臺商感受到了“春天”的溫暖與生機。(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