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北到北京,我們相識
2007年5月10日,留學愛爾蘭攻讀碩士學位的北京學生周澤,收到了到愛爾蘭后的第一封來信,信封上的繁體中文字寫著:臺灣海洋大學海洋工程研究所阿寶寄。阿寶在信中說:“周澤兄:近來好嗎?我是2004年年初來北京交流的阿寶,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3年,但是3年前我在北京經歷的那份感動一直深藏在心底……”
3年前的2004年2月,應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的邀請,臺灣十大杰出青年基金會組派臺灣大學生交流團一行144人來大陸交流參訪,阿寶正是交流團中的一員,當時他還是臺灣中華大學本科二年級的學生。而周澤是清華大學建筑工程系本科四年級學生,作為北京大學生志愿者,參與了臺灣大學生交流團的接待工作。臺灣的阿寶和北京的周澤,在北京共度了6天的時光。
周澤與阿寶一同游覽了長城、故宮、頤和園,參觀了北大、清華,參加了“相約北京——2004海峽兩岸大學生元宵聯歡會”。與航天英雄楊利偉的見面是他們共同的難忘經歷。阿寶在信中寫道:“至今我一直記得在北京的那些日子,我們在陣陣寒風中一同感受龍慶峽的冰雪世界,內心充滿了火熱和溫暖……”
對于匆匆而過的6天時間,周澤說:“我珍惜與阿寶的相識,希望我們成為一輩子的朋友。”
我們的心不再遙遠
2006年8月,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攜手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中國國民黨青年團在北京共同主辦了“首屆兩岸大學生領袖論壇”。苑婧作為南昌大學的代表參加了論壇。2006年年底,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組織大陸高校師生參訪團赴臺,苑婧又有機會踏上寶島。她和同行的校友為此行創作了《我們的心》的歌曲:“我們的心從沒有海峽的界線,在同一個天空,有著相同的語言。雖相隔兩邊,但心不再遙遠,許下承諾,未來還要再見……”
苑婧通過參加論壇的活動結識了臺灣大學的良達。在參加研究生英語考試前,苑婧有些沒有信心,情緒沮喪。良達一直在MSN上鼓勵她,并幫她整理復習要點,提供自己在英語學習中的經驗與技巧,令苑婧感到良達就像自己的鄰家大哥。
苑婧接受采訪時說,我從臺灣回來后,在博客上寫了很多心得。有很多朋友給我留言,其中有大陸的同學,也有臺灣的朋友。臺灣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蔚藍色的海洋,美麗的山川,而是兩岸年輕人共同的文化背景,相同的成長煩惱與青春熱情,很多感受都是相通的。一聊天,原來我們都在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和李敖的《北京法源寺》;聽鄧麗君的《何日君再來》與五月天的《終結孤單》。小時候都被迫背誦過《三字經》,現在也一同喜歡著幾米帶給我們的小感傷和大感動。我們迷戀網絡,迷戀電影,迷戀娛樂八卦,也迷戀學校周邊的小吃,我們的默契越來越多,友情越來越深。我很珍惜我們在年輕的時候能夠跨越海峽結下友情。
靈動美麗的篇章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一直致力于兩岸青少年的溝通交流,海峽兩岸少年兒童大聯歡、海峽兩岸醫務工作者抗擊“非典”行動、“走進北京”主題活動、“兩岸大學生領袖論壇”等,為周澤與阿寶、苑婧與良達這樣的青年搭建起友誼的平臺,也在他們的青春歲月中留下很多難忘的時刻。
2005年7月13日,300名來自海峽兩岸的大學生在北京宋慶齡故居點燃祈福蠟燭,用拇指共同創作了“祈福中國印”。雖然一直下雨,但在《相親相愛》的背景音樂陪伴下,兩岸大學生冒雨排隊,耐心等候著在“中國印”上摁上自己的紅指印,表達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美好祝愿……
2006年7月9日,臺灣大學生交流團即將離開北京,在送別的火車站站臺上,大陸學生打出了“兩顆心用感覺連接兩邊變一邊”的橫幅,臺灣學生馬上合唱了《這邊那邊》、《祝福》、《永遠的畫面》等歌曲回應,他們在歌聲與眼淚中依依惜別……
2006年8月18日,在“首屆兩岸大學生領袖論壇”閉幕式上,兩岸大學生攜手宣讀共同倡議。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促進兩岸間的交流一直是基金會的工作,近5年來,基金會特別關注兩岸青少年間的交流,邀請來大陸交流的各類臺灣青年學生團組超過30個,總人數達到2700人次。并先后組派了近20個大陸青年學生交流團赴臺交流,合計近700人次。青少年們的交流是兩岸交流中最靈動、最美麗的篇章。(陳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