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6日電 當年解放戰爭期間,一些臺灣民眾被國民黨當局以“自愿”為名,征召到大陸參加內戰。這些臺籍老兵以少數民族人數最多,也最具代表性。這些60多年前離鄉的臺灣少數民族有的在大陸落地生根,但“常做夢回到山林之間的故鄉”。他們的子孫后代今年初組成少數民族文教交流團赴臺,回到臺東、花蓮、屏東與新竹的原鄉,完成長輩親吻故鄉土地的遺愿。香港文匯報6日刊登的一組文章報道說,團員在島內期間見到了親人與族人,覺得“好貼近”,他們并采集臺灣少數民族文化,以慰親心。
據尋根團團長陳軍說,臺灣少數民族第二代在北京市不過30余人,經過兩年聯絡終于成團。15名團員參訪了阿美、排灣、卑南、泰雅等部落,見到了親人與族人,覺得“好貼近”。阿里山、日月潭、太魯閣、墾丁、臺中科博館等知名景點,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還鄉的團員大都是教授,還有大學生、工人,有的為過世的父親一圓故鄉夢,有的除了探親,還采集臺灣少數民族文化,以慰親心。
第一代故事 深山開墾難還鄉
“立委”林正二辦公室海內外聯絡處長巴湃.拉拉格獅協助這次北京的臺灣少數民族后代尋根之旅,格外感觸。他回憶說,他85歲的大哥陳莊武61年前被送到大陸打仗后音信全無,媽媽離開人世前還掛記著大哥。20多年前,他和大哥連絡上,如今舉家回到故鄉花蓮定居。
陳莊武曾說,戰敗后,很多人被送到浙江省深山,每人分配區塊開墾,當地是荒山,連做夢都想著回鄉。“父親當年在槍林彈雨中,僥幸死里逃生,低調生活了42年,禁不起血濃于水的親情呼喚,才回家鄉居住。”陳莊武的女兒陳菊英談起父親的心情,很感慨人生際遇的坎坷。
她說,父親17歲時,被派到大陸參加戰爭,后成為戰俘無法返臺,在大陸娶妻生子,育有3子。臺灣當局開放大陸探親,父親和臺灣的家人聯絡上,1988年返臺,她和丈夫、兒子相繼赴臺探親。
第二代故事 淚眼尋根思祖母
大陸尋根團員阿霞是花蓮縣泰雅族后裔,赴臺看到87歲同族的紋面老人方阿妹時,想起父親珍藏數十年的祖母紋面老照片,沖擊很大,禁不住抱著方阿妹相擁而泣。
擔任中央民族大學講師的她說,阿霞取自父親“麗巴庫.阿必斯”的臺灣少數民族名字,血脈牽系,讓她投入民族學研究。她說,父親離家時才14、15歲,1993返鄉時,獲悉父母在前一年先后去世,難過得痛哭。花蓮故鄉還有姑姑、表哥,雙方都曾互訪。
阿霞表示,和許多當年到大陸的臺灣少數民族相同,身在大陸的少數民族語言不通,生活過得很苦,又思念家鄉,但最后娶妻生子。她父親定居江蘇,她選擇了中央民族大學研究臺灣少數民族文化,“或許和父親是臺灣少數民族有關吧”。她說,返花蓮后,才知道泰雅是北臺灣最大的一族,部落有美麗的山水,有亮麗的歷史,太魯閣“比父親形容的還美”。
河南臺灣村 傳有鄒族后代
河南省鄧州市有名的“臺灣村”,傳說是臺灣鄒族等少數民族后代的子孫。阿里山鄒族頭目汪念月等人兩年前應邀到鄧州“尋親”,當地村民渴望返臺尋根,限于經費等,至今無法成行。
鄒族長老陳震魁說,大陸“臺灣村”的居民提到,相傳300多年前明朝鄭成功時,鄒族人“依那思羅”加入明鄭大將黃廷的軍隊,后來到河南省屯墾,依那思羅家族就在河南鄧州市定居,并改漢族姓名“陳年”,至今已有13代200多人。臺灣村還有周、林、蔡、黃、張、許等姓氏,各自有族譜,認為他們是臺灣少數民族后代,包括布農、曹族 (鄒族)、阿美、卑南和泰雅等族,也希望與臺灣的族人相認。
資料:內戰被被遺忘的戰士
1945-1948年間,不少臺灣民眾以“自愿”為名,被征召到大陸參加戰爭,這些臺籍老兵以少數民族人數最多,也最具代表性。這些人大部分一去不返,臺當局估計目前仍有100-200人還沒有返臺定居或探親。有的因為父母已逝找不到親人;有的兄弟姊妹不愿辦理入境手續;還有的是因為返鄉探親差別待遇的政策,直到現在仍無法返臺。
臺當局于1987年開放老兵回大陸探親掃墓,并且每人補助2萬元臺幣;可是相較于滯留在大陸的臺籍老兵,臺當局不但限制年齡12歲以下75歲以上,同時還要有親屬的安全保證,除非父母病危和奔喪。這樣的限制,引發許多家庭無法重聚的悲劇。到了1989年,前臺籍老兵協會會長許昭榮,為了爭取老兵返鄉的權利,在北京發起滯留大陸臺籍老兵要回家的聯署活動,獲得滯留在大陸的臺籍老兵213人共同聯署,后來臺當局才核準第一位臺籍老兵謝源拔返鄉探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