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為了應對消費能力強、對島內政治歷史好奇的大陸游客,臺灣導游們可謂是絞盡腦汁
游山玩水且“錢景”看好,這樣的工作誰不心動?3月17日、18日兩天,臺灣舉辦的臺灣導游、領隊資格考試,憑5.1萬的報考人數創下歷年新高,其中報考“華語導游”的人更是大幅增長。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一名帶大陸團的邱姓導游說,“雖然臺灣華語導游多,不過許多人考到導游執照后,并沒有真正投入市場,真正的全職導游大概不到1/3。”但這一情況將伴隨大陸觀光客可望赴臺而改變,屆時一年約50萬的人流量,將使臺灣相應稀缺的導游資源“炙手可熱”。
大陸游客消費能力最強
20年前,首批在“戒嚴”狀態解除后登陸的臺灣同胞,對大陸的悠久歷史遺跡最感興趣,大把大把地花錢也給大陸人造成了普遍“多金”的觀感。而如今,先期通過第三地來到臺灣的大陸游客,消費能力也讓臺灣導游咋舌。
臺灣品牌阿瘦皮鞋、明基電腦、五分珠牙痛藥,甚至在大陸價格相對偏高的化妝品,一些大陸游客都恨不得整箱搬回家。臺灣導游郭文珍曾經帶過東北富太太團,“只見她們走進百貨公司,就買了三十多組SKII。”郭文珍說,SKII每組9000多元新臺幣,總計30萬元(約合人民幣7.5萬),因不能用人民幣付款,因此由她代為刷卡,結果自己反倒變成SKII的VIP會員。
據了解,臺灣導游都有一致的結論:赴臺觀光客中消費能力最強的,首推大陸團,日本、韓國客人只能追隨其后;大陸游客人數是最少的一群,但經濟附加價值卻最高。臺灣“觀光局”業務組長吳朝彥透露說,2005年每位大陸游客在臺7天的平均消費為237美元,約合人民幣近2000元,而且逐年遞增。
“兩蔣和小鄧”成旅游賣點
大陸游客雖然已經公認將成為臺灣旅游經濟復蘇的第一大功臣。不過,大陸游客對島內政治歷史的新鮮好奇感,也讓臺灣導游們應對起來絞盡腦汁。
去年的“反貪腐紅衫軍”浪潮,不少大陸游客專門讓導游們帶到凱達格蘭大道參觀,還興沖沖地拍照錄影留念。“兩蔣和小鄧(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和鄧麗君)”也絕對是大陸游客的最愛,連張學良也有賣點。
據悉,臺灣桃園縣政府觀光營銷局已著手規劃“蔣公生活一日游或二日游”套裝旅游行程,游客除了參觀兩蔣時代歷史與文化背景,還可近距離參觀當年蔣介石使用的軍事用途防空洞、蔣介石行館書房與起居室的書桌、床椅等設施,同時還可以看到蔣介石與宋美齡野餐等居家照片,甚至還包括蔣介石批閱的公文與親手提寫的字跡等。
但是,臺灣當局目前又在借“去蔣化”推行“去國民黨化”“去中國化”,連臺北地標性建筑“中正紀念堂”也要改名。“去蔣”風潮如果愈演愈烈,臺灣導游們都該不知從何介紹起這些即將被大拆大解的“蔣公”遺跡遺物了。
政治問題避之不談
至于大陸游客最愛評頭論足的臺灣政治問題,臺灣導游們總結出來最好的方法,就是避之不談。
譬如此前臺灣旅游業者一直很奇怪,為什么大陸游客對臺南總是提不起興趣,后來才知道“因為是阿扁的故鄉”。臺南縣政府為希望減少政治味、吸引大陸客上門,還把宣傳語特意強調為“水果的故鄉”。
臺灣的“故宮”也是大陸游客必去的景點,在這里的臺灣導游對尷尬問題則往往“四兩撥千斤”。如果有大陸游客對“故宮”寶物發難,“這不都是偷我們的東西嘛!”一旁的導游往往很客氣地奉上:“別緊張,先讓我們保管,等統一后再搬回去也不遲啊!”(李寒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