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四日,海協會與海基會在臺北圓山飯店舉行歷史性的會談后,大陸海協會會長陳云林與臺灣;鶗麻L江丙坤下午十四時許在臺北就兩岸海運、空運、郵政、食品安全等議題簽署四項協議。 中新社發 洪少葵 攝
|
十一月四日,海協會與海基會在臺北圓山飯店舉行歷史性的會談后,大陸海協會會長陳云林與臺灣;鶗麻L江丙坤下午十四時許在臺北就兩岸海運、空運、郵政、食品安全等議題簽署四項協議。 中新社發 洪少葵 攝
|
董倩(主持人):
歡迎收看《新聞1+1》。
今天(4日)下午兩點,大陸海協會會長陳云林與臺灣;鶗麻L江丙坤在臺北就兩岸的空運、海運、郵政還有食品安全等議題簽署了四項協議,巖松,你的解讀是什么?
白巖松(新聞觀察員):
在中國的中醫里頭常說一句話,就是哪要是疼的話一定是因為不通,所以就說是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我覺得今天這樣的一個“三通”徹底的實現讓我們念叨了那么多年,是不是每一個海峽兩岸的人都會感覺,痛感一下子減少了,那么路都通了,心靈的路是不是也快通了,我覺得大家是指日可待,應該更樂觀一點。
董倩:
好,我們接下來首先先回到今天(4日)上午的現場來看一下。
兩岸三通終成現實
短片:
今天上午9點,臺灣圓山飯店,大陸海協會會長陳云林與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的手緊緊握在一起,這是兩岸實行制度化協商以來,兩會領導人在臺灣的首次握手,兩會多年的夙愿終于達成。
陳云林(海協會會長):
我們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兩岸同胞渴望了三十年之久的兩岸直接通航、通郵將變為現實,為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合作開辟更為便捷的路徑,從而增進兩岸人民的福祉,帶動兩岸關系進入新的里程。
江丙坤(海基會董事長):
記得在北京的時候,我們那時候的手幾乎夠不到,但是這次我們相當地接近,這表示兩岸的距離不止是實質上也不止是形式上,我們都大大地靠近。
解說:
許多媒體注意到,在步入會場后,;鶗麻L江丙坤主動幫海協會會長陳云林倒水,而陳云林在致辭完畢后,又很自然地起身為江丙坤倒水,臺灣媒體專門解讀了這個細節,稱“這充分展現了雙方有來有往的善意和互動”。
當然,雙方的善意和互動絕不僅僅體現在這些形式上,按照事前雙方共同商定的原則,這次會談不是禮節性會面,而是一次以內容為重的實物性會談。根據事先商定的會議議程,今天下午兩點,雙方正式簽署了協議,就兩岸空運、海運、郵政、食品安全四大項議題達成共識。
海運方面,開通兩岸海運直航,實現客貨直接運輸。
空運方面,建立兩岸雙向直達新航路,開辦兩岸貨運包機,增加客運包機的航點、班次,并將兩岸周末包機擴大為平日包機。
郵政方面,開辦兩岸直接函件、包裹、特快專遞等業務。
食品安全方面,相互通報食品安全信息,建立兩岸重大食品安全協處機制。
觀察這些協議的內容可以看到,幾乎每項條款對兩岸同胞來說,都有著很實際的意義。比如,目前兩岸的海上貨運必須依靠第三地中轉,達成直航后可以節省下相當大的費用,兩岸間的飛機航班也不需要再繞飛香港,而是可以直接飛越臺灣海峽,飛行時間也會大大縮減。另外,兩岸郵件寄送也將不再中轉港澳等地,這也可以省下將近一半的時間。
陳云林:
做對兩岸關系發展有利的事情,做對臺灣同胞有益的事情,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拖延。
解說:
其實,實現兩岸三通,即直接通郵、通商、通航,早已經是一個陳舊的話題,然而,自1979年大陸方面率先提出“三通”訴求以來此后30年間,兩岸關系幾經變化,雙方會談也曲折不斷,實現“三通”自然也一直是可望而不可及。從“九二共識”達成到1993年在新加坡舉行的“汪辜會談”,兩岸高層人士在長期割據后,終于首次正式接觸,兩岸關系實現歷史性突破。
1998年,第二次“汪辜會談”在上海開啟,雙方達成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四項共識,而辜振甫先生也正式邀請汪道涵會長訪問臺灣,然而隨后由于當時的臺灣當局宣揚“兩國論”,兩會的聯系也宣告中斷。在之后漫長的等待中,汪道涵和辜振甫這兩位老人也相繼辭世,最終沒能實現在臺灣會晤的夙愿。
這個遺憾一直延續了十年,直到今年六月,兩會兩位新上任的負責人——陳云林和江丙坤在北京首次會面,兩會中斷近十年的協商談判也再次拉開帷幕,這次會談將內容鎖定在周末包機和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游這兩個關系民眾切身利益的議題上,并最終達成共識,而;鶗苍俅蜗蚝f會新任領導人發出赴臺的邀請。現在,當年汪辜二老的相約在15年后終于實現,更可貴的是,兩岸民眾期盼已久的“三通”也終于實現。
也許這正像陳云林在昨天抵達臺灣時說的那樣:“此行訪臺好像站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叉點上,心中感慨萬千。六十年來,兩岸關系曲折坎坷,有時前進,有時停滯,有時倒退,但兩岸都期待著和平、發展。”
“陳江會”很中國
董倩:
巖松,我們不妨先來看一張地圖,我覺得從這張地圖最能直觀地反映出兩岸得到的實惠,比如說要從臺北到北京,以往飛的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三角形,走的是這兩邊,現在是直飛了,等于省掉了三角形的兩邊,我們再來看下一張圖,如果說這是臺北到上海,恐怕感覺上省的路會更多,因為以前臺北到上海將近三個小時的路,而這一次只需要一個半小時就到達了,這是天上,如果海上的話可能節省會更多。
白巖松:
這事我干過,我干過不止一次,早晨特別早的起床,五六點鐘就起床,要去首都機場,然后坐飛機到香港,到了香港之后辦各種手續,然后還躲在一個沒人的地方,等待之后再換飛機飛到臺北,夜色已經籠罩臺北市區。
董倩:
一天都在路上。
白巖松:
一天全在路上,現在你知道臺灣人在議論什么嗎?臺灣人在議論,以后,我從臺北早晨出發,中午飯上海吃,把事談完,晚上定北京的烤鴨,完全可以實現,我覺得簡直是天壤之別。更重要的是,包括這幾個全通了之后,你會覺得來往走動變得非常便捷,大家不用總去,我們好像還背負著一種歷史。你要知道,當我早晨出發,然后下午到那兒換機的時候,晚上才到那兒的時候,一天折騰地一塌糊涂累的時候,不得不產生一種歷史滄桑感,就這么一趟簡單的行程,也要背負著歷史留下的陰影,可是現在不會了,今后不會了。
董倩:
就是兩岸一日生活圈可以說是真正實現了。
白巖松:
對。
董倩:
中國人常說一句話叫“見微知著”,從今天的兩岸的協商,里面很多細節可以解讀出很多有意思的事。
白巖松:
其實剛才看片子的時候我就特別感慨,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1993年新加坡“汪辜會談”的時候,后面兩位夫人一個穿著藍的套裝,一個穿著白色的套裝,而今天依然是,這是偶然還是商量好的。
董倩:
你覺得這說明什么?
白巖松:
1993年的時候,當時藍色的套裝是有花紋的,今天的藍色是一個素藍色,然后說明什么呢?他們是不是看過過去的畫面,還是這是中國人喜歡的顏色,就像走的時候,在北京機場出發的時候,陳云林的夫人穿的是紅色的衣服,很細心。到了桃園機場落地之后,出來的時候突然發現,她換成了白色的外套,而里面是紅顏色的。巧的是,迎接他的江丙坤的夫人穿的也是一個白色的套裝,商量好的?還是一個,我們既然有的時候兩岸政治有的時候多少帶有某些跟顏色有關的聯想,白色就避免了一切聯想,還是怎么著?但是讓你非常地感慨,我說中國人做事真的很細心。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