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0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刊登政論家南方朔的文章指出,當臺灣執政者把同胞的仇恨對立變成自己的政治資產,這已是溜到了邪惡滑梯的底點。文章認為,島內許多知識分子還在刻意回避要點,每每都以各打藍綠五十大板的方式發言,間接上為邪惡勢力扮演了護航者角色。原文摘錄如下:
“大中至正”和“中正紀念堂”的拆牌野蠻荒誕劇終于成了過去。開車把記者撞成重傷的彭盛露乃是民進黨的未繳黨費失聯黨員。因而無戲可唱,如果這個人是個甚么外省人物,我們看著吧,更亢奮、更煽動的拆牌續集,必將在一片鼓噪聲里把整個臺灣全都淹沒了!
而這早已是臺灣人所共知的事實了。打從去年的(臺)北高(雄)兩市選舉起,一直到明年“大選”,“批蔣”和“清算”早已成了既定的策略手段。從中正機場改名,中正紀念堂改名拆牌,兩蔣浮厝的迫遷,到“國民黨殺臺灣人不只一百十二萬”,再到“二二八究責條例”株連三親等,最后到明年二二八的搞三百萬人群眾運動,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精打細算過的戲碼。今天的臺灣無甜可思,因而談甚么經濟民主課題當然不會有選票,遂格外要把過去加油添醋的搞上去。只有在批蔣清萛里,才可以藉此鼓動出族群對立的亢奮,而亢奮的嗜血性確有短期填飽肚皮,轉移不滿的效果。
當權者的這種政治操縱模式會在臺灣出現,其實一點也不讓人訝異。自由民主確可打開一個社會的許多空間,但歷史卻經常有其嘲諷性,那就是空間擴大了,最先搶進日程表的通常都不是進步提升的力量,而是詭譎邪惡這種被深埋在人性底層的元素。過去這幾年邪惡的問題日益嚴重,研究也開始興起,這方面的一些分析與觀察,倒是很值得我們警惕。
當代研究邪惡問題的學者,美國布南迪斯大學教授羅逖在《邪惡的諸多容顏》里即指出,邪惡與貪婪敗壞共生,最后邪惡成了掩獲貪婪敗壞的手段。當有權力的人掌握權力后,最先的行為通常都是貪婪敗壞,而當這種貪婪敗壞已無法避免的表面化,這時候邪惡這個心底深處的力量逐開始發揮作用。他開始為自己的貪婪敗壞尋找卸責出口,于是同中求異、陰謀、仇恨等一切可以派上用場的工具都成了他的護符,而一旦這種手段奏效,他的心就會愈來愈硬,最后會將本來只是卸責手段的邪惡技倆內化成一種自我欺騙,自我神圣化的信念,這就是羅逖教授所謂的“邪惡溜滑梯”,它很快就讓人的本性滑到底。人類的第一起邪惡是《圣經.創世紀》里的該隱殺其弟埃布爾。人本來就應該照顧自己的家人,當該隱因為對兄弟埃布爾的嫉恨而敢于大聲說出“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這已是溜到了邪惡滑梯的底點。這正如同政治人物本應是看守同胞的,當他把同胞的仇恨對立變成自己的政治資產,這也是邪惡滑梯到了底!
因此,邪惡之所以可怖,乃是邪惡者在敗壞了自己時,也一并將邪惡像塵埃般撒布到更廣大的社會空氣中。邪惡在習慣化之后,會把父母教我們的正直與善良棄若糞土,并以“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沾沾自喜,這乃是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所瓦澤爾所謂的“臟手政治”。而我們不能否認,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的政治在某些特定時刻確實會在人們嗜血的亢奮中得到僥幸的勝利。問題在于所有此類勝利都不可能像馬基維里所相信的“手段被咀咒,結果受歌頌”,而是當邪惡受到鼓勵,人民就會遭到懲罰。今天的臺灣老百姓不就正被懲罰嗎?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