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2007年11月19日 星期一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臺灣新聞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打印稿件
        揭秘臺海破冰之旅:20年前,兩岸合力推開那扇門(2)
        2007年11月19日 10: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自立晚報》“一馬當先”

          1987年的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近10年。這一年的8月27日,新華社報道:國家統計局提供的資料表明,中國改革開放9年來,大體上實現了工農業總產值、國民生產總值、國家財政收入、城鄉居民收入四個翻一番。“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城鄉人民生活的改善,意味著到本世紀末工農業總產值翻兩番的戰略目標可以實現。中國開始擺脫貧困狀況,進入中等偏下收入的發展中國家行列。”

          這時的大陸,已經有了深圳、珠海等多個經濟特區,但卻還沒有取消外匯券;已經有了諸多的個體戶,但公職人員“下海”仍屬鳳毛麟角,絕大多數城市人口還都生活在“體制內”單位里。

          而這時的臺灣,也正在經歷翻天覆地的巨變:這一年的7月15日,國民黨當局宣布解除實行了38年的戒嚴體制。整個臺灣島都陷入一種興奮之中,尤其是新聞界。當時臺灣媒體紛紛猜測議論的事情之一,就是臺灣當局將開放民眾赴大陸的探親旅游。臺灣《自立晚報》的社長吳豐山,此時憑直覺感到兩岸關系將會有一個大的改觀,決定在這個時刻要搶先一步:派記者搶灘赴大陸。

          據后來臺灣媒體的報道和徐璐對本刊記者的回憶,《自立晚報》派李永得和徐璐進大陸,是從20多天前開始策劃的。8 月19 日上午,吳豐山把剛接任兩天總編輯的陳國祥找進他的辦公室,吳豐山對陳國祥說的第一句話是:“現在我們可以考慮派人去大陸采訪。”

          為了“一馬當先”,他們煞費苦心。最初決定是讓本報的駐外記者進入大陸。后來,計劃幾度變更。吳、陳覺得駐外記者進去并不為奇,決定改派臺北的記者。本來是想以探親的名義派去,并指派了一名文字記者和一名攝影記者;后來到9月9日,吳豐山還是覺得,以探親的名義意義不夠重大,決定從臺北派兩名記者直接以采訪的名義進入大陸。歷史的機會就這樣落在了李永得和徐璐身上。

          李永得那年34歲,生于高雄,臺灣政治大學政治系畢業,時任報社政治經濟研究室主任;徐璐那年31歲,祖籍上海,臺灣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時任政治研究室研究員。吳豐山選他們兩人的理由是:他們的“護照”都還在有效期間;李永得有政治頭腦,徐璐外語能力不錯,出去采訪時可以和外國人周旋。“在決定行動前,社長吳豐山曾很慎重地把采訪行動對報社,及對參與采訪的記者可能遭遇的風險都做了詳細說明。同時,也多次要求我們要慎重考慮。”徐璐回憶說。

          選擇東京而不是香港作為進入大陸的中介站,吳豐山的考慮是:在香港辦赴大陸簽證需要兩個星期的時間,他嫌太慢;去東京辦簽證,不但手續簡便,而且,依據吳豐山的判斷,中共駐日機構會提供最大的方便。

          9月11日,李永得和徐璐從臺北出發。吳豐山親自護送到機場,為的是萬一發生不測事件,當場就能拍板處理。中午11點25分,吳豐山到達中正機場后給陳國祥打電話:“事情進行順利,開始準備作業。”陳國祥即把編輯主任帶到平日無人的發行人辦公室里,開始編輯版面。當天下午2點半,《自立晚報》第三版登出由陳國祥親自寫的李徐二人將到大陸采訪的新聞稿,而此時,他們兩人已經離開了臺北——此前,整個計劃只有吳豐山、陳國祥和兩位記者知道。 據徐璐向本刊記者透露,他們走后不久,吳豐山就與國民黨某高層碰面,經他將記者赴大陸的消息向蔣經國報告,發現蔣經國沒有動怒,也沒有要辦人的意思,于是那位高層告訴吳豐山應該事無大礙,但必須妥善處理,意即報道要客觀且不涉政治。

          9月11日當晚8時,李永得和徐璐二人抵達東京的成田機場,放下行李馬上乘地鐵直奔中國大使館,表達想赴大陸的意愿。但由于早已過了下班時間,值班人員表示無法做主,希望他們明日再聯絡。

          9月12日,李、徐二人再赴中國大使館表達意愿,并傳遞了吳豐山親自制定的“民間對民間,記者在大陸時不接受官方招待、不與官方接觸等原則”。然后,是等待消息。這一天,對他們兩人度日如年。為避免過多在東京街頭露面橫生枝節,他們干脆鉆進一家電影院,看了一場有關“末代皇帝”溥儀后半生的電影。只過一天,9月13日,中國大使館便通知二位記者:采訪行動已獲批準,他們馬上可以得到簽證。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編輯:張明】
        相關報道
        ·1987,兩岸開放元年:“大歷史”和“小故事”
        ·新聞資料:兩岸開放媒體派駐過程(附表)
        ·紀念海峽兩岸新聞交流二十年座談會在北京舉行
        ·葉克冬表示希望臺當局盡快取消兩岸新聞交流障礙
        ·兩岸業者臺北交流 吁兩岸新聞交流“大步走”
        ·臺灣廣電媒體負責人期待兩岸新聞交流更加密切
        圖片報道 更多>>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盤點世界現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盤點世界現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發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日本發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現降雪
        青海北部出現降雪
        涓浗鏂伴椈緗?404欏甸潰
        location.; } else { if (navigator.appName.indexOf("Explorer") > -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innerText = second--; } els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textContent = second--; } } }
          每日關注  
        -臺灣人看大陸:信任在大陸是一種稀缺資源
        -仁安羌大捷70年 兩岸遠征軍后人緬甸建碑
        -民進黨反馬英九游行 重拾街頭路線? 臺當局回應
        -臺報:臺愿意大陸引水金門 兩岸和平協議通關口令
        -臺北議會解釋陸客為何只能走后門:屬分流管理
        -蔣經國逝世25周年 馬英九吳敦義赴頭寮謁陵(圖)
        -臺灣彰化縣長卓伯源胞弟疑涉收賄遭羈押禁見(圖)
        -民進黨稱13日游行超10萬人 無對策恐難擴大支持
        -臺一女子丟失錢包收奇怪包裹 警調侃:寄回去(圖)
        -臺大學教授賣學位騙千萬 教育部門怒批:害群之馬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色婷婷综合和线在线 | 午夜福利H动漫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 | 亚洲国内自拍资源总站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不卡观看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