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當局“經濟部”近期內將密集邀約島內大型企業集團座談,詢問未來預計在臺灣投資的金額,臺塑是第一家,已在日前向臺當局“經濟部”報告了“七千億元投資臺灣”,接下來則鎖定鴻海、統一等。
報道說,特別的是,臺塑被找去報告,不但臺“經濟部長”陳瑞隆聲稱不知情,連“工業局局長”陳昭義也是事后被告知。究竟是那個單位在主導這一連的座談會,顯得很神秘。
臺塑第一棒 座談會很神秘
報道說,進入選舉季節,臺官方動作頻頻,繼臺“中央銀行”、“財政部”分別約投信業者、銀行業“喝咖啡”,要投信“愛臺灣”,要銀行業者別對小套房縮銀根之后,臺“經濟部”近期內也將密集邀約島內大型企業集團。
報道也指出,一連串座談會,是因“相關單位”認為有需要了解企業全球布局和他們在臺灣投資及設總部計劃,了解他們“在臺灣的角色”。由于正值選舉敏感時刻,行政部門實際意圖為何,格外令人矚目。
臺塑是被鎖定的第一家。十月十一日下午,臺塑集團旗下事業部門主管在總經理特別助理林勝冠率領下,前往臺“經濟部工業局”報告全球營運部局。據了解,這場座談會是由臺行政部門主動召集,包括臺當局“經建會”、“金管會”、“陸委會”、“勞委會”和“中央銀行”等單位統統與會,動作之大實屬罕見。
外界認為,臺行政部門主動要求臺塑作報告,動作很不尋常。有人質疑臺行政部門是否藉此打壓臺塑登陸投資;也有人質疑,因為“總統”選戰開打,明年臺灣經濟成長可能較今年衰退,臺行政部門欲藉此動作“希望”企業承諾在臺投資金額,以達到民間投資目標,營造“拚經濟”利多氛圍。
臺“工業局”會后表示,臺塑集團決定未來五年內再加碼七○六八億元進行島內投資,展現“根留臺灣”的決心。而在臺塑之后,第二個被點名的大企業則是鴻海集團,相關人士透露,主要是鎖定在全球有制造業布局、且規模相當大的集團,涵蓋科技與傳產。
下一棒鴻海 引起業界反彈
陳瑞隆則“澄清”,出席會議的皆事務階層的官員,不可能兼負政治任務,陳瑞隆打包票說,“絕對跟選舉無關”。“工業局”邀約臺塑座談,已引起業界反彈,陳瑞隆已指示“工業局”改別種方式與業界溝通,至于何時“約談”鴻海集團,官員說:“現在不急著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