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0日電 臺灣《聯合報》“二○一○典藏大事件”活動,邀請不同領域學者票選今年十三大事件中的前五大事件,并解讀其意義與影響。統計結果顯示,“簽署ECFA”、“貪污定讞扁珍入獄”,是四位參與解讀學者公認的今年重大新聞事件,而“簽署ECFA”更為年度大事件的“重中之重”。
“五都選舉藍三綠二”和“歐元區債信爆危機,全球股災”,也分別獲得三位學者票選為年度重大事件。
以下是學者分別從政治、經濟、兩岸與國際,以及司法等不同角度,對年度重大新聞事件的票選結果與解讀。
王業立:ECFA 政經影響深
臺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以重要性和對未來的影響力為取舍標準,認為最重要的是簽署ECFA。這是今年兩岸間最重要的大事,對臺灣政治經濟具有深遠的影響,重要性不言可喻。
王業立票選的第二大事件是“五都”選舉藍三綠二。他指出,這對臺灣政黨政治的影響,甚至2012“大選”都有重要意義。
周行一:阿扁坐牢 政客警鐘響
臺灣政大財務管理系所教授周行一認為,陳水扁是歷史上第一位因案件而坐牢的“總統”,這對臺灣有重大影響,政客將引為殷鑒。大家會想,連領導人都會坐牢了,更何況不是領導人呢?社會上多數人對于扁夫婦入獄認為是純司法而非政治事件。
周行一也認為,黃世銘獲提名“檢察總長”意義重大。臺灣仍有很多民眾對判案質量、檢察官辦案不滿意,覺得司法不公正。一個檢察官能否公正無私辦案,是民眾信任司法的基本條件。
周行一還提醒,歐洲國家債信危機原因可說是“上下交相賊”。歐債最大啟示,是應有紀律,這要靠百姓,百姓如無法提升層次,就會像希臘一樣。
張五岳:“五都”選舉 不只牽動藍綠板塊
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分析,簽署ECFA對兩岸關系發展相當重要,代表兩岸關系自單向到雙向、間接走到直接,同時也走上正常化、制度化,是兩岸近六十年來最大的事件之一。
其次,“五都”選舉結果對臺灣而言,不只牽動藍綠板塊發展,對未來“中央”與“地方”、朝野勢力消長、政治生態、2012“大選”,都有深遠的影響。
張五岳說,上海世博會是兩岸的大事,對大陸本身發展、城市現代化、城市發展、經濟建設、兩岸關系都有重要意義。臺灣也到上海世博展設館,許多臺灣民眾前往參觀,對于兩岸人員交流起了作用,而且也影響臺灣舉辦花博。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認為,年度重大事件首推簽署ECFA。簽署ECFA等于是把兩岸經貿關系的大方向訂出來了,就是走向開放,細節部分也許還要進一步討論,但開放的大方向是不會再變了,所以對臺灣的影響相當大。
廖元豪選擇執行死刑一夜槍決四人。這件事顯示,臺灣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說。臺灣喜歡講人權,但人權還是要大多數的人同意才算數。死刑因民意不支持,結果有人丟官,還導致一夜槍決四人,凸顯臺灣奇怪的“民主與人權”模式。
![]() |
【編輯:吉翔】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