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日)下午,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四樓,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陳武雄信心十足地表示:“臺灣產業界夢寐以求ECFA盡快生效,讓兩岸產業合作高速路上的車跑得更快,合起來賺世界的錢指日可待!”
幾年前,連戰先生訪問大陸時就說了,要“兩岸合起來賺世界的錢”,這句話當時更大程度上是一個愿望,如今已觸手可及,正在變成現實。
6月底,兩岸簽署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這是兩岸間的第一個制度性經濟合作協議,兩岸經濟合作開始有了制度保障。隨著兩岸間投資、貿易障礙逐一被撤除,兩岸將迎來資源大整合時代,共賺世界的錢不再是愿景。
在昨天的第五屆兩岸經貿合作與發展論壇上,與會者稱ECFA是臺灣經濟的 “維他命”、“威而剛”(俗稱偉哥),后EC-FA時代,也是兩岸合力淘金的真正開始。
途徑1 臺商整合大陸、海外資源
在地理位置上,臺灣處于外來資本進入大陸、大陸資本投向海外的 “二傳手”位置,是亞太經貿版圖中一個重要中轉站。臺灣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稱,臺灣作為一個平臺,具有與國際接軌程度高的優勢,對西方文化比較理解,能很好地把外資引到大陸來。
同時,經過數十年的全球拼搏,臺商早已遍布世界各個角落,這是大陸資本走向海外的重要資源。臺灣工商建設研究會理事長吳嘉瞞說,大陸企業要善用世界各地的臺商人脈,與臺商綁在一起“走出去”,這樣可以少走彎路。
途徑2 盡快簽ECFA四單項協議
要想共賺世界的錢,兩岸必先緊密捆綁起來,成為全球經濟格局中富有競爭力的一塊區域。已經簽署的ECFA包括框架性協議和早期收獲兩部分,實際惠及產業面還較小,接下來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保障、爭端解決等四個單項協議若能盡快簽署并生效,兩岸產業大合作、資源大整合時代便真正開啟。
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表示,后ECFA時代兩岸經貿迎來新商機,在世界經濟一體化中,兩岸投資、貿易障礙逐漸消除,有利于資源整合,把各自優勢結合起來,謀取兩岸整體利益,繼而賺世界的錢。
途徑3 大陸企赴臺,小臺企登陸
去年陸資赴臺以來,投向臺灣的陸資規模很小。吳嘉瞞理事長昨在論壇中指出,兩岸特別是臺灣正面臨歷史性發展機遇,然而上規模的臺商基本上都把重點放到了大陸,造成島內項目缺少投資,他希望回流臺商和上規模的大陸廠商一同參與臺灣項目建設。
另一面,臺灣98%以上企業為中小企業,它們管理靈活,富有活力,經驗豐富,能為大陸廣大個體創業、民營企業提供借鑒。吳嘉瞞盼望大陸官方能降低臺灣中小企業進入門檻,甚至比港澳企業還低,因為臺中小企來得太晚了。
途徑4 臺金融業大陸尋出路
由于多年來臺灣產業西進大陸,臺金融業卻未能追隨而困守島內,錯失了十幾二十年的黃金機遇期,淪為艱困產業,競爭力在全球排名墊后。臺灣“國政研究基金會”財政金融組召集人林建甫憧憬接下來十年,能成為臺金融業的黃金十年。
林建甫說,臺灣金融業“登陸”后,在與大陸本土銀行和外資銀行的競爭中,應該發揮消費金融、中小企業融資、臺商業務方面的優勢,利用大陸市場壯大自己。他特別指出臺灣金融業者應采取的策略是,一方面要用合作代替競爭,跟大陸銀行合作,一方面要緊跟大陸官方政策走向,例如三農小額信貸。
途徑“代工王國變”“品牌高地”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蕭代基對ECFA之后臺灣經濟轉型,充滿著期待。他表示,臺企長期來以代工為主,缺乏自有品牌,而當前大陸正從出口擴張向內需推動發展轉變,世界各地企業莫不積極搶占大陸市場,臺灣必須利用這個歷史契機,從“代工王國”向品牌之路邁進。
蕭代基強調,ECFA的作用絕非僅在于關稅減讓,其真正利基是助力兩岸經濟的升級轉型。除了臺灣的品牌發展契機之外,大陸在全球化格局下,由出口轉向內需推動,也需要包括臺灣在內的外來資金、技術,以提升其技術并促進產業升級。(導報記者 蘭文 )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娜】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