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0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發展排球已近90年,女性、客家族群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臺灣除了在亞洲排球舞臺占有一席之地,難能可貴的是,民間自發舉辦的和家杯、永信杯等比賽長期帶動排球風氣,讓排球運動更能向下扎根、全民參與。
排球與籃球都是由傳教士布朗(F.H.Brown)在1922年帶入臺灣,日殖時期舉辦島內選手大會,1929年首屆排球冠軍是由臺北第二師范奪下。公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謝仕淵指出,日殖時期女性運動風氣盛行,當時中部流行網球、南部客家地區流行排球,美濃日后更出了很多排球選手。
和家杯 永信杯 炒熱風氣
臺灣光復后,毓秀杯女排賽于1947年開打,顯示當時女排風氣鼎盛。其后臺北師范學校教授溫兆宗一口氣規劃三大比賽:臺灣省排球錦標賽、中等學校排球錦標賽、初級中學教職員排球錦標賽,對推展排球運動有不可磨滅的功勞。
“早年最具規模的杯賽是高雄和家杯,從1956年開辦至今,過程極富傳奇意味。創辦人王和家原本只是漁夫,卻因意外落海頓悟人生無常,其后靠一己之力辛苦創立和家杯。”排球好手出身、熟悉排球史的淡江大學體育室副教授胡文雄表示,除了和家杯,五王杯也于1966年開打,可惜近年宣告停辦,不過包含華宗杯、府城杯與永信杯先后誕生,繼續炒熱島內排球氣氛,其中永信杯更成為規模最大的排球賽,臺灣青年杯也在前年誕生。
三棲“奇才”謝天性
提到臺灣排球,必然會提到的人物是三棲“奇才”謝天性。謝天性不但是排球好手,更曾參加第一屆亞洲男籃賽,幫助中華臺北隊拿下亞軍,他的田徑天賦也很驚人,包括標槍、跳高和鉛球等過往臺灣紀錄保持人,都有謝天性這個名字。此外,謝天性還代表師大參加普通話演講比賽,更能說多門語言,但最厲害的還是喝酒!”
1963年,謝天性轉任教練,隨后帶過陸光、師大與中華臺北代表隊,更于1973年擔任“臺灣排協”首位總干事,隔年前往玻利維亞任教三個月,再轉往委內瑞拉擔任教練,一待就是20年,直到1994年才返回師大任教。
“早年臺灣排球實力堅強的幕后功臣,就是謝天性,他引進正統日本訓練方式,且讓我們赴日見識對抗賽,才讓我們實力遽增。”胡文雄強調,可惜謝天性于2007年過世,無法再替排壇貢獻心力。
整合力量 昂首再出發
1980年代后期,臺灣排球因派系林立,各縣市無法有效整合,導致臺灣排球實力嚴重下滑。所幸在“中華排協”秘書長章金榮努力斡旋下,島內排球重新出發,更分別奪下1998年曼谷亞運男排銅牌與2006年多哈亞運會女排銅牌。
章金榮對此不敢居功,他認為一切歸功于長期培訓。如今“中華排協”除積極準備年底廣州亞運,更計劃擴大企業排球聯賽舉辦規模,讓島內排球人口持續增加。
排球場上節奏快速的攻守、強力扣殺的震撼、撲救險球的感動,都是排球始終位居民眾最愛從事運動前五名的原因。只要當局、企業、民間共同合作的推廣熱情能延續下去,就能讓更多民眾享受到排球的迷人魅力。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